雪花,被人們稱為“冬之精靈”,科學研究發現,世界上沒有兩片雪花的形狀完全相同的.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數目都是巨大的
B. 在雪花的形成過程中,水分子由運動變為靜止
C. 雪花融化時,水分子之間的間隔沒有發生變化
D.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學性質不相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沛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容積為700mL,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為100mL,實驗開始前量筒200mL,實驗結束后量筒中水的體積為100mL。
(1)用力將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燃燒時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整個實驗過程中,量筒內水面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
(2)將步驟(1)后的集氣瓶內氣體換成等體積的混合氣體(該混合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為1%,氮氣體積分數為99%),再次實驗,發現白磷不能被點燃。由此可知,在所有操作均規范的情況下,步驟(2)實驗所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理論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該實驗測得氧氣體積是_____mL。
(3)已知氧氣密度為1.4g/L,每31g白磷燃燒需要消耗40g氧氣,若操作中要盡量消耗完瓶中的氧氣,求完成此實驗至少需要白磷_________克。(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學生欲稱5.6gNaCl(食鹽),他在左邊托盤上放了5g砝碼,又把游碼移動到0.6g,然后在右邊托盤上加NaCl使天平平衡,則實際得的NaCl的質量為 ( )
A. 5.6g B. 5g C. 4.4g D. 6.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驗證“加熱碳酸氫銨”所發生的變化,兩同學分別用甲、乙裝置進行實驗,發現兩個實驗中碳酸氫銨固體均消失,乙實驗中還觀察到無水硫酸銅變藍、浸有酚酞試液的棉球變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資料:無水硫酸銅呈白色,遇水后呈藍色。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甲實驗不如乙實驗環保
B. 甲實驗只根據“固體消失”這一現象,能說明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C. 乙實驗有利于同學們分析“固體消失”的原因
D. 根據乙實驗的現象可知,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為氨氣、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
B. 稀有氣體常用于醫療急救
C. 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
D. 氧氣能支持其它物質燃燒,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泡騰片”放入水中,有無色氣體產生。小紅同學建議,可以用石灰水鑒定一下氣體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這個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設 B. 交流評價 C. 設計實驗 D. 作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松滋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①黑色粉末A和無色液體B混合后生成無色無味氣體C,②加熱暗紫色固體D可以得到A和C.③一種淡黃色固體E可以在C中燃燒,出現藍紫色火焰,并伴隨有刺激性氣味產生。分析后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B____;C______。
(2)用文字表達式表示①有關的化學反應,__________
(3)將極少量暗紫色固體D投入到盛有水的燒杯中,攪拌后整杯水變得很紅,說明了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等七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階段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由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鑄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他測定核電荷數為63的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152,則銪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_______中子數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實驗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題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驗滿”。下圖是他的主要實驗步驟,其中操作有誤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