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學習了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性質后,發現有很多不同類別的物質在發生反應時都有鹽生成(其它物質省略),如圖所示。請回答:
(1)若鹽是硫酸鉀,則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2)若鹽是氯化亞鐵,則在已顯示的變化中可以通過置換反應來實現的有______(填序號)。
(3)若鹽是硝酸銅,由⑦來實現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4)圖中⑤處應補充的文字是_______(寫一種,不能與圖中已有信息重復)。
【答案】 2KOH+H2SO4=K2SO4+2H2O ④⑥ Ba(NO3)2+CuSO4=Cu(NO3)2+BaSO4↓[或2AgNO3+CuCl2=2AgCl↓+Cu(NO3)2] 金屬氧化物+酸
【解析】(1)根據酸堿中和生成硫酸鉀和水分析解答;(2)根據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分析解答;(3)根據鹽與鹽之間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分析解答;(4)根據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解答。(1)酸堿中和生成硫酸鉀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OH+H2SO4=K2SO4+2H2O;(2)若鹽是氯化亞鐵,可通過鐵與鹽酸反應得到,也可以通過鐵與鹽溶液反應得到,故選④⑥;(3)反應⑦是鹽與鹽之間的反應,一種生成物是硝酸銅,另一種生成物必須是沉淀(硫酸鋇或氯化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NO3)2+CuSO4=Cu(NO3)2+BaSO4↓[或2AgNO3+CuCl2=2AgCl↓+Cu(NO3)2];(4)圖中⑤處應補充的文字是金屬氧化物+酸。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固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該固體從溶液中析出時不帶結晶水。M、N兩點分別表示該固體形成的兩份溶液在不同溫度時的濃度。當條件改變時,溶液新的狀態在圖中對應的點的位置可能也隨之變化,其中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都升溫10℃后,M、N點均向右平移
B. 加水稀釋(假設溫度都不變)時,M、N點均向下移
C. 都降溫10℃后,M點沿曲線向左下移,N點向左平移
D. 蒸發溶劑(假設溫度都不變)時,先是M點不動,N點左平移至曲線;繼續蒸發溶劑,M、N點都不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小組在幫助老師整理實驗室的過程中,發現了如圖甲所示的一瓶固體藥品,其標簽有部分殘缺,經詢問老師,得知該藥品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一種物質。
(1)實驗一:探究瓶中藥品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根據殘留的標簽內容,小紅認為瓶中藥品可能是NaHCO3、Na2CO3、NaCl、Na2SO4、NaNO3中的一種,小明認為還可能是________。已知所有可能的物質中,只有小明猜測的物質和NaHCO3、Na,CO,的水溶液顯堿性。
(2)(進行實驗)
實驗 | 現象 | 結論 |
①取少量待測藥品于試管中加少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酚酞溶液 | 溶液顯紅色 | 瓶內藥品不可能是 |
②向實驗①的試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_ | 有氣泡產生 | 瓶內藥品是NaHCO3或Na2CO3 |
(3)為進一步確定瓶內藥品是NaHCO3還是Na2CO3同學們按照老師的建議利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了實驗。片刻后觀察到試管口有水滴,于是確定瓶中藥品是NaHCO3,排除Na2CO3的理由是________。
(4)實驗二:探究NaHCO3受熱后的生成物
(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后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一種鹽:②碳酸氫鹽均能溶于水,其水溶液與氫氧化鈣、氫氧化鋇等堿反應會產生難溶物。
實驗 | 現象 | 結論 |
取圖20乙反應后試管中的固體少量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________ | 碳酸氫鈉受熱后生成的鹽是碳酸鈉 |
小明對實驗結果產生了質疑,他的理由是________。他按圖20丙所示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得出“NaHCO3受熱后生成的鹽是碳酸鈉”的結論。請寫出加入試劑X后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嚴謹的態度、安全規范的操作是成功進行化學實驗的保障.
(1)根據圖1和圖2,讀出液體的體積為_____mL,精鹽質量是_____g.
(2)實驗室用圖3所示的裝置制取和收集某種氣體,由裝置可推知該氣體的物理性質是_____,制取氣體的反應一定是_____(填序號).
A 不需要加熱 B 需要催化劑 C 制取氧氣的反應 D 反應物都是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科學。
(1)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
(2)下圖為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①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鹽和水。將二氧化硫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生成亞硫酸鈉(Na2SO3)和水,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實驗裝置制取干燥的氣體,完全確的一組是( ),
物質 物質 選項 | A | B | C | D |
X | 大理石與稀鹽酸 | 鋅粒與稀硫酸 | 雙氧水與二氧化錳 |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 |
Y | 氫氧化鈉 | 氫氧化鈉 | 氫氧化鈉 | 氫氧化鈉 |
Z | CO2 | H2 | O2 | O2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煉鐵產生的廢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鐵和鐵的化合物,工業上以該廢渣為原料生產CuCl2的流程如下:
①在高溫條件下廢渣粉末中加入NaCl和空氣,其中的CuS轉化為CuCl2 和Na2SO4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
③ 操作3的名稱是__________。
④ 該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
(2)如圖A、B、C、D、E五種物質是初中化學常見的金屬單質、非金屬氧化物、酸、堿、鹽中的一種,相鄰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A與B發生置換反應,B的水溶液呈藍色。請回答:(提示:Fe3O4可看成FeO·Fe2O3,)
① A的化學式__________(任寫一個)。
② 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
③ E的用途是__________。
④ D與Fe3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過氧化氫分解除了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還可以用氧化鐵、氧化銅等作為催化劑,于是他們開展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氧化鐵能否做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項目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解釋與結論 | |
解釋 | 結論 | |||
實 驗 一 | 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 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是①_____ | 氧化鐵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
實 驗 二 | 向盛有5mL5%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氧化鐵,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②_____ | 氧化鐵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
(交流與反思)小岑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得出表內的結論,他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實驗操作: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探究反應前后氧化鐵的③_____是否改變。第二方面的實驗操作是利用“實驗二”反應后試管內的固體剩余物繼續實驗,其目的是探究反應前后氧化鐵的④_____是否改變。
(探究(二))為了探究不同的催化劑對過氧化氫的催化效率,興趣小組繼續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裝置 | 實驗編號 | 實驗藥品 | 收集10mL氧氣的時間(s) |
1 | 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0.5g二氧化錳 | 30 | |
2 | 5mL10%的過氧化氫溶液,0.5g氧化鐵 | 60 | |
3 | 5mL10%的過氧化氫溶液,0.5g氧化銅 | 20 |
(交流與反思)
(1)探究(二)與探究(一)實驗方法相同,均屬于⑤
(2)寫出實驗1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⑥_____;
(3)如圖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依次為:a→⑦_____→⑧_____→d(填接口字母);
(4)小茜根據表中數據分析得出結論:三者中氧化銅的催化效率最高,但是小詩卻認為該結論并不可靠,理由是⑨_____;同學們根據小詩的建議重新設計并進行了實驗,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下列各組物質按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
A. C、CO、O2 B. Mg、MgCl2、ZnSO4
C. Ca(OH)2、CaCl2、Na2CO3 D. BaCl2、BaCO3、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