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強和小明兩位同學對黃色的FeCl3溶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查閱資料獲得如下信息:
①FeC13能與Cu、Fe、Al等金屬反應生成FcCl2,如:2FeCl3+Cu=2FeCl2+CuCl2;
②FeCl3溶液能使無色的苯酚溶液變成紫色。
(提出問題)①FeCl3溶液與金屬鋁反應有哪些現象?②FeCl3溶液中的哪種微粒使苯酚溶液變成紫色?
(實驗探究)取適量FeCl3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思考與交流)
①實驗前,鋁箔表面需要進行打磨處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根據試管_________(填“A”、“B”、“C”、“D”、“E”、)中現象,可以推斷FeCl3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③溶液由黃色變成淺綠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④D中無色溶液的溶質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⑤經分析,小強同學認為是Fe3+使苯酚溶液變成紫色,但小明同學認為若要得出此結論還需補做如下實驗: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觀察溶液是否變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B < 3FeCl3+Al=AlCl3+3FeCl2 AlCl3 排除Cl-使苯酚溶液變成紫色的可能
【解析】
①使用鋁箔之前,需要對鋁表面進行打磨處理,其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②根據試管B中產生大量的氣泡,可以推斷FeCl3溶液的顯酸性,pH<7。
③溶液由黃色變成淺綠色,說明氯化鐵與鋁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鋁,化學反應方程式為3FeCl3+Al=AlCl3+3FeCl2。
④D中無色溶液的溶質主要是AlCl3,因為氯化鐵或氯化亞鐵溶液都是有色的。
⑤證明Fe3+使苯酚溶液變成紫色,還需補做實驗: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觀察溶液是否變成紫色。理由是排除Cl-使苯酚溶液變成紫色的可能。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是防止金屬銹蝕。自行車的鏈條常采用的防銹方法是___________。鐵制品一旦生銹,可用稀硫酸除鐵銹,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2)鐵是年產量最高的金屬,工業上用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煉鐵的化學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
(3)將一定質量的鋅粉和鐵粉放入硝酸鎂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___________(寫離子符號),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如果有氣泡產生,濾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以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判斷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前后各物質均屬于氧化物
B.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3
C. 該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改變
D.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和節約。
①A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
②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根據電解水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從宏觀上觀察:如圖B所示,試管甲和乙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從符號上表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從微觀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 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B 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 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D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③在如圖C的空白處畫出反應的微觀過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酒精(C2H6O)、硫酸銅、甲醛(CH2O)、過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鈉( NaClO)都是生產和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劑。
(1)上文所述殺菌消毒劑中屬于有機物的有________種。
(2)次氯酸鈉(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___。
(3)生活中常用酒精(C2H6O)殺菌消毒,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過氧乙酸分子中含有一種叫“過氧基”的結構(—O—O—),據此推測下列物質也可作殺菌消毒劑的是________。
A H-O-H B O=C=O C D H-O-O-H
(5)工業上用低品位的氧化銅礦加稀硫酸浸漬,然后進行濃縮,可以制取硫酸銅。寫出上述過程中生成硫酸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取10g此樣品,分五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使之充分反應(假設鋅的樣品中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且不溶于水),每次加入的稀硫酸質量及測定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數據如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體質量/g | 8.4 | 6.8 | 5.2 | 3.6 | 3.6 |
請認真分析表中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樣品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的是上表中第________次操作;
(2)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 ____
(3)計算實驗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圖所示。
下列關于以上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X的值為44 B. 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C.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 W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據史書記載,我國古代的煉丹家在長期煉制丹藥過程中,發現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點燃時會發生爆炸,其反應原理是:2KNO3+S+3CK2S+N2↑+3CO2↑,下列有關該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了改變
B. 該反應中沒有氧氣參加,不屬于燃燒
C. 反應生成大量氣體,放熱,體積急劇膨脹,引起爆炸
D. 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均有單質和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