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為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所以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B. 因為單質中只含一種元素,所以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 因為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一定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 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一定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關2CuO+C 2Cu+CO2↑的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A. CuO具有還原性 B. C發生了還原反應
C. 反應前后銅元素的化合價改變 D. 反應前后固體質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清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C + O2CO2 B. Fe + 3HCl ═ FeCl3 + H2↑
C. Mg + O2═ MgO2 D. NaOH + CO2 ═ Na2CO3+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階段性練習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完成下列填空:①氮氣②武德合金③青銅④干冰⑤肥皂水⑥氫氣(填序號)。
(1)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 (2)制作保險絲的材料的是______;
(3)常用于區分硬水與軟水的是______; (4)可用來人工降雨的是____;
(5)人類使用最早的合金_____; (6)常用作糧食瓜果保護氣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階段性練習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含雜質的Fe2O3固體樣品20g,高溫下用足量的CO完全還原(雜質不與CO反應),得剩余固體,并將生成的CO2氣體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產生30g白色沉淀.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通入CO質量大于8.4g
B. 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11.2g
C. 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80%
D. 樣品中氧元素質量分數不一定為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階段性練習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歸類正確的是
選 項 | 歸 類 | 物質 |
A | 可燃性氣體 | 氫氣、一氧化碳、氧氣 |
B | 銀白金屬 | 鎂條、鐵絲、銅片 |
C | 常見合金 | 黃銅、硬鋁、生鐵 |
D | 氧化物 | 水、干冰、鐵銹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小強同學經過查閱資料得知:鋁絲和鐵絲一樣,也能在氧氣中燃燒,于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請你結合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集氣瓶底預先鋪少量沙子的目的是________。
(2)鋁絲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
(3)用正確方法引燃鋁絲,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后,未觀察到鋁絲發生劇烈燃燒現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經查閱資料得知:人呼吸中各種氣體的體積分數如表所示:
氣體 | 吸入氣體 | 呼出氣體 |
X | 78% | 75% |
Y | 21% | 15% |
二氧化碳 | 0.03% | 3.68% |
水 | 0.02% | 5.44% |
其它 | 0.95% | 0.88% |
①請你判斷:表中X是________,Y是________;
②欲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其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濱州市五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利用海水淡化后母液中含有的氯化鎂和海邊盛產的貝殼主要成分,制取金屬鎂,生產大致流程如圖所示:
(1)請寫出母液中氯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鎂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操作a的名稱是 ______,步驟 ③加入的物質是_____
(3)工業上常以氯化鎂為原料,電解就可以生產金屬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4)海水制鎂過程中沒涉及到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燃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打開排風扇
B. 油鍋著火時可用鍋蓋蓋滅,是因為隔絕了空氣
C.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是因為氧氣濃度不同
D. 山林中開辟的隔離帶可以控制火勢蔓延,是因為隔離了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