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
(1)圖①是探究人體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成分的實驗。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②是與鋁有關的實驗。鋁絲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某位同學在進行鋁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時,未觀察到明顯現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號)。
A.鋁絲未打磨 B.硫酸銅溶液變質
C.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
(3)圖③是驗證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其中實驗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練習:第十單元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題型:填空題
在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老師給大家變了一個魔術——使“水”變色的杯子。操作過程及現象如圖所示。
老師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種無色液體,無色的“水”是事先用兩種無色溶液混合而成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空杯子”內涂抹的物質可能是 溶液。
(2)此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
(3)最終溶液為無色,能否說明該溶液一定呈中性? (選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九年級人教版化學下冊期末測試 題型:簡答題
現有50g氯化鈣溶液與100g碳酸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將反應后的混合液過濾后得到溶液的質量為140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生成沉淀的質量是 g。
(2)求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九年級人教版化學下冊期末測試 題型:選擇題
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生鐵比純鐵硬,故黃銅比純銅硬
B.燒堿屬于堿,故純堿也屬于堿
C.金剛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D.氫氧化鋁可治療胃酸過多,故氫氧化鈉也可治療胃酸過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練習:專題復習(二)基礎實驗題 題型:簡答題
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
(1)甲實驗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停止加熱時,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實驗中,向U形管左右兩端同時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開始時,________端溶液呈紅色,充分反應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變成無色,除酚酞外,此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
(3)丙實驗中,要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練習:第七單元 第四節 酸堿中和反應 題型:簡答題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 A.蘋果汁 | B.葡萄汁 | C.牛奶 | D.玉米粥 |
pH | 2.9~3.3 | 3.5~4.5 | 6.3~6.6 | 6.8~8.0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蘋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較,酸性較強的是________(填字母編號),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為_____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鹽酸,對于胃酸過多的人,空腹時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_____(填字母編號)。
(3)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之一是胃舒平[其主要成分為Al(OH)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它與胃酸作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魯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練習:第七單元 第三節 溶液的酸堿性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生活中幾種常見物質的pH,其中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是
選項 | A | B | C | D |
物質 | 新鮮牛奶 | 檸檬 | 西紅柿 | 肥皂水 |
pH | 7 | 2.2~2.4 | 4.0~4.4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練習:專題復習(二) 實驗與探究 題型:選擇填充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和操作都正確的是
序號 | 物質 | 雜質 | 試劑 | 操作 |
A | NaCl溶液 | CuCl2 | NaOH溶液 | 洗氣 |
B | MnO2 | KC1 | 水 | 過濾 |
C | CaCO3 | CaO | 稀鹽酸 | 過濾 |
D | CO2 | HCl | NaOH溶液 | 洗氣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