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缺鈣能導致兒童發育不良或佝僂病。小明同學從食物中攝入鈣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種鈣片。該鈣片標簽的部分內容如圖所示(假設鈣片中只有碳酸鈣含有鈣元素),請計算:
(1)碳酸鈣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
(3)小明同學每天從鈣片中攝入鈣元素的質量;
(4)若小明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鈣≥0.10g)來補充鈣,每天至少需要喝多少毫升牛奶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用100mL的量筒等儀器組裝成的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從圖中可以看出,a連接電源的____極,_____(填“甲”或“乙”)量筒內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乙量筒內氣體的體積約為____mL,該實驗的結論是:水是由_____組成的。從能量轉化角度分析,電解水將__能轉化為_____能。
(2)下列各種水中,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填字母)。
A.汽水 B.礦泉水 C.蒸餾水 D.經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
(3)凈水時,為了使水中懸浮的小顆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填物質名稱)。
(4)硬水會給生產、生活帶來很多問題,生活中可用__區分硬水和軟水,可采用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圖2是小剛用身邊的物品(飲料瓶、膨松棉、活性炭、細沙、小卵石等)制作的一個簡易凈水器。圖2中的②處是____(填上述物質名稱)。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等作用是____。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
(6)自來水廠常用二氧化氯進行投藥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___。
(7)圖3是過濾操作,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有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已知D、E、F、G為氣體,且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是一種黑色固體,H是一種紅色金屬單質。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F____,G____。
(2)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該反應屬于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3)反應⑤中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是____(填物質名稱),反應前后固體減少的質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的D中氧元素質量。
(4)物質A中含有的元素有____(填元素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寫出下列反應的反應原理(用反應式表示)
(1)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________。
(2)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________。
(3)紅磷燃燒__________。
(4)水通電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物質的組成有助于進一步認識物質。體驗化學研究的歷程是研究物質組成的重要方式。
(一)定性研究水的組成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想親自感受科學家的探究歷程,他們選擇了“水的組成粗略測定”為研究內容。
(查閱資料)
①水難導電,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可以增強導電性。
②測定水的組成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是_________。選填“門捷列夫”、“拉瓦錫”、“張青蓮”)
(進行實驗)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
(實驗分析)兩個電極附近產生很多氣泡,a管內氣泡產生較b管快,小組成員用燃著的木條分別在兩個玻璃尖嘴導管口檢驗產生的氣體,觀察到:放在b端管口燃著的木條______。分析得出:水通電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進而推出水是由____組成的。
(交流反思)電解水實驗中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但我們在實驗中經常發現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你覺得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 B.電解過程中加入了氫氧化鈉
C.a、b兩管存在液面差 D.b管處活塞有輕微漏氣現象
(二)定量研究蔗糖的組成
小丁同學在廚房里發現了一袋蔗糖,他想了解蔗糖的組成,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①綠色植物吸收空氣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將葡萄糖轉化為蔗糖。
②蔗糖不易燃燒,摻入少量煙灰后,就能直接點燃(煙灰不能燃燒)。煙灰可能的作用為___________。
(做出猜想)蔗糖可能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進行實驗)
實驗1:點燃蔗糖與煙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燒杯,燒杯內壁有水霧,則蔗糖含有_____元素。
實驗2:取下燒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蔗糖含有_______元素。
實驗3:隔絕空氣高溫加熱蔗糖,容器內壁也出現水霧,則蔗糖還含有______元素。
(計算驗證)
已知: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而原子的種類、個數和質量都不發生改變。現稱取34.2g蔗糖,加入少量煙灰點燃,測得生成52.8 g CO2和19.8g H2O。則34.2g蔗糖中碳元素的質量是_______g。通過進一步的計算,他判斷蔗糖的化學式為_______(選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O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也就沒有生機勃勃的地球。
(1)空氣主要由 (填物質名稱)和氧氣組成,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稀有氣體等。
(2)空氣中的各種成分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其中氧氣可用于 (填字母序號,下同),稀有氣體可用于 。
A.制造霓虹燈 B.醫療急救
(3)為了保護空氣,在我國新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基本監控項目增設了PM2.5濃度限值,與該項目監測項目有關的是 (填字母序號)。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顆粒物
(4)右圖所示的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①請補全下列實驗步驟。
A.按圖示連接好裝置;
b. ;
C.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五等
分,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D.取足量紅磷放入燃燒匙中,點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e.待紅磷熄滅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
②紅磷燃燒的現象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某同學在實驗后得出結論: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1/5。能得出此結論的實驗現象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某容器中各粒子在反應前后變化的示意圖如下,其中“·”和“o”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關于此反應說法錯誤的是( )
A. 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分子總數之比為4:5
B.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 該反應的生成物只有兩種
D. 反應前后的原子總數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其中,右側為可以自由移動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實驗過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氣,使右側活塞移至刻度5處,檢查裝置氣密性;然后,在密閉的玻璃管內鋪上足量紅磷(右側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處), 點燃酒精燈,觀察到紅磷燃燒后熄滅酒精燈,活塞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最后靜止。
(1)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先將活塞拉至刻度6處,放手后,若觀察到 ,則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反之,則說明裝置氣密性不好。
(2)紅磷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3)能證明“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1/5”的實驗現象是 。
(4)活塞先向右移動的原因是 。
(5)實驗過程中,影響密閉容器中氣體壓強的因素有 (填序號)。
A.密閉容器的容積 B.溫度 C.氣體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今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中,某學生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香煙燃燒是否有____氣體生成。為了使香煙燃燒產生的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活塞應向____移動
自來水消毒過程中通常會發生如下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
(1)乙圖所示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反應(填“化合”或“分解”);
(2)上述物質中,D屬于______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
(3)以甲圖為例分析,你能總結出的一條結論是:_______。
A~H都是初三化學前三個單元中的常見物質,A、B均為黑色粉末,C、D在常溫時均呈液態,B和C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H,H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加熱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氣體生成,它們之間有如下的轉化關系,且B在反應①和③中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變,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
A、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寫出H和A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