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中A、B、C、D分別是四種粒子的示意圖,請回答:
(1)以上四種粒子A和C屬于__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A、B、C、D四種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填序號)
(3)B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電子(填“得到”或“失去”)
(4)B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學式)
(1)非金屬 (2)BD (3)失去 (4)K2S 【解析】試題分析: (1)由A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元素是氯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由C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該元素是硫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2)根據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因為BD的核內質子數相同,所以BD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 (3)由B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其最外層有...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丁蜀學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四個變化過程,其中錯誤的是
A.①表示將一定量的60℃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
B.②表示向相同質量和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 Cu(OH)2 和CuO 固體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鐵和氯化鉀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質量和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鎂粉和鋁粉
D 【解析】A.①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將一定量的60℃硝酸鉀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溶質析出,溶劑的質量不變;B.②表示向相同質量和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 Cu(OH)2 和CuO 固體,最后氯化銅的質量由酸決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銅的質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鐵和氯化鉀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鉀和氯化鐵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氯化鐵完全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第四教育集團2018年春學期化學月考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分下列各組物質,選擇的實驗方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
A. 黃銅(銅鋅合金)飾品和黃金飾品:加硝酸銀溶液
B. 蒸餾水和食鹽水:蒸發
C. NaCl固體和NaOH固體:加水
D. 鐵粉和炭粉:觀察顏色
D 【解析】A、黃銅中的鋅可以與硝酸銀反應,而黃金不能與硝酸銀反應,故能確定,錯誤; B、食鹽水蒸發后有固體析出,而水蒸發后,沒有固體析出,故可以得到目的,錯誤; C、氯化鈉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而氫氧化鈉溶于水溫度明顯升高,能達到目的,錯誤; D、鐵粉和碳粉都是黑色,不能達到目的,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7屆九年級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純堿和燒堿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鹽酸
C. 一定溫度時向一定量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鈉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 【解析】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小,即溶液變稀了,但是溶液仍然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仍然小于7,錯誤;B、向一定量純堿和燒堿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鹽酸,先發生鹽酸與燒堿的中和反應,所以開始時沒有氣體生成,燒堿反應完后,滴入的鹽酸與純堿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由于純堿的量是一定的,所以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量也是一定的,正確;C、由于氧化鈣能與水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氧化鈣反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科目分科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中用加熱和
混合物的方法制取
,反應過程中固體質量變化如圖所示,請計算。
(1)制取的質量是_____g。
(2)原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科目分科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過程中不會出現溶液顏色變化的是
A. 食醋滴入石蕊溶液
B. 活性炭加入到滴有紅墨水的水中,振蕩
C. 二氧化碳通入燒堿溶液
D. 氧化銅加入到稀硫酸,微熱
C 【解析】A、石蕊遇酸會變紅,錯誤;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使滴有紅墨水的水變為無色,錯誤; C、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物明顯現象,正確; D、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變為藍色的,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科目分科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為食物長時間煎炸后產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學式為O)等有毒物質.會損害人體健康,下列有關丙烯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物質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 該物質中碳、氫、氧元素間的質量比是9:1:2
C. 該物質的分子中原子個數比為3:4:1
D. 該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 【解析】A. 丙烯醛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正確; B. 該物質中碳、氫、氧元素間的質量比是(12):4:16=9:1:4,錯誤; C、該物質的分子中原子個數比為3:4:1,正確; D. 該物質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靖江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獨立作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冰毒”是毒性極強的毒品之一,其化學式為C10H15N,下列有關冰毒解釋錯誤的是( )
A.冰毒是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B.冰毒是一種有機物,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
C.冰毒中氮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冰毒中碳、氫兩種元素質量比為24:3
BD 【解析】 試題分析:A.由冰毒的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正確; B.根據燃燒的規律及冰毒的化學式為C10H15N,可推斷其完全燃燒時的生成物為二氧化碳、水及氮的化合物三種物質,故錯誤;C.氮元素是7號元素,核內有7個質子,原子核外有7個電子,電子排布情況為2、5結構,故正確;D.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質量比=(12×10):(1×1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家庭小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 品嘗——鑒別白糖和食鹽(廚房中) B. 觀察--鑒別黃銅和黃金
C. 聞氣味——鑒別尿素和碳銨 D. 灼燒——鑒別羊毛和棉線
B 【解析】A、日常生活中鑒別白糖水與食鹽溶液可以用品嘗味道的方法,實驗室中不能嘗藥品的味道,正確;B、黃銅和黃金都是金黃色的,無法用觀察的方法鑒別;C、碳酸氫銨有濃郁的刺鼻子的銨味,尿素無氣味,可以用聞氣味的方法鑒別,正確;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在灼燒時發出燒焦羽毛氣味,所以灼燒聞氣味如果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線,所以可用灼燒聞氣味區分羊毛線和棉線,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