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氯氣分子____;②電解水過程中不變的微粒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工業上用磁鐵礦來煉鐵:____;②2017年5月18我國首次試采可燃冰(CH4·nH2O)宣告成功,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水和天然氣,請寫出天然氣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
(3)如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
①要使接近飽和的A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
②在40℃時,等質量的A、B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30℃時溶液質量的關系A____B(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30℃時,130gA的飽和溶液,升溫到40℃時,至少需加入A物質的質量為____g才能變成飽和溶液;
④當A中混有少量B時,用____方法可以得到固體A.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畢業生學業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化合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 )
A.冰水共存物、過氧化氫、氮氣B.可樂飲料、氫氣、水銀
C.礦泉水、食醋、稀有氣體D.潔凈的空氣、二氧化碳、液態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威海市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飲用水的pH在6.5~8.0之間,才符合健康標準.若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達到飲用水的酸堿度范圍,下列處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 加入適量純堿 B. 加熱
C. 加入適量食醋 D. 加入適量明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有關分子、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數量相等 D.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附屬初中2017屆九年級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在粗鹽的初步提純實驗結束后,發現食鹽產率偏低,原因可能是
A.濾紙破損 B.粗鹽未充分溶解就過濾
C.傾倒時有部分氯化鈉溶液濺出 D.蒸發后所得精鹽潮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附屬初中2017屆九年級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原子結構示意圖可以方便簡明地表示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圖片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鈣元素的原子序數是20
B. 鈣元素的離子核外最外層有2個電子
C. 鈣元素的原子核所帶電荷數為20
D. 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40.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濰坊市業水平考試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汽車尾氣凈化裝置中裝有鉑催化劑,尾氣在催化劑表面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下圖表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Ⅰ中的反應物分子有三種
B. 反應Ⅱ屬于置換反應
C. 反應Ⅱ中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與一氧化碳的分子個數比為1:1
D. 此凈化裝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對空氣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大石橋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課堂上同學們進行酸、堿、鹽知識的探究,請你參與其中并認真填寫空格.
【學生實驗】將二氧化碳分別通入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前者變渾濁,后者無明顯現象.
【學生板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提出問題】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無明顯現象,兩者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
【猜想假設】猜想①:兩者發生了化學反應;猜想②:兩者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實驗探究】(1)小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A、B兩個實驗.
實驗現象:A中軟塑料瓶変癟,B中___________。
(2)小紅認為小華的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容器內壓強降低.小明同學卻對此提出質疑,他認為小華的實驗不嚴謹,其理由是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學嚴謹的結論,仍利用該裝置,補做的對比實驗是_______________。
(3)小寧設計的是通過檢驗生成物來驗證猜想,請幫她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向B實驗后的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證明了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反思拓展】通過此實驗探究,我們發現,對于沒有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證明反應的發生,這兩個角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