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g稀鹽酸中,邊加邊攪拌,隨著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
試回答:
(l)a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__ 。
(2)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
(3)計算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
略 略 略 【解析】試題分析:設稀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為x。 氫氧化鈉的質量= 16g×5%=0.8g NaOH + HCl═ NaCl + H2O 40 36.5 0.8g x 列比例式得:40:0.8克=36.5:X解得X=0.73克 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73克/10克× ×100%=7.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鄖西縣2018屆九年級3月質量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鉀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c點所示溶液呈堿性
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K2SO4和H2SO4
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鉀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燒杯中
D.由b點到c點的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D 【解析】A、c點時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說法錯誤.B、a點時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K2SO4和KOH,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圖象可知,pH值是開始時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鉀溶液中,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b點到c點的變化過程中,是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硫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洋思中學2018年春學期九年級教學情況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物質 | 實驗目的 | 主要實驗操作 |
A | NaCl(雜質Na2CO3) | 除雜 | 加入適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蒸發 |
B | MnO2、KCl | 分離 | 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蒸發結晶 |
C | NH3(H2O) | 干燥 | 將氣體通過裝有氫氧化鈉的干燥裝置 |
D | 稀鹽酸和稀硫酸 | 鑒別 | 分別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溶液的變化 |
A. A B. B C. C D. D
BC 【解析】A、稀硫酸可以除去碳酸鈉,但是引入了硫酸鈉雜質,錯誤; B、二氧化錳難溶于水,氯化鉀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蒸發結晶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鉀,正確; C、氨氣不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可以吸收水,故可以用氫氧化鈉干燥氨氣中的水蒸氣,正確; D、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以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的沉淀,錯誤。故選B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南陵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倡議,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1)“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等傳入西方,將西方的寶石等帶入中國。絲綢裁剪縫制的過程是_______(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新鮮茶葉中含維生素C,其化學式是C6H8O6,維生素C由_______種元素組成;寶石的成分復雜,其中所含的Al2O3屬于_______(選填“單質”或“化合物”)
(2)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中緬油氣管道將石油和天然氣輸入中國。石油是由多種化合物組成的 ______(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學式是CH4)請寫出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 三 化合物 混合物 CH4+2O2點燃2H2O+CO2 【解析】(1)絲綢裁剪縫制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是物理變化;維生素C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組成,故共由三種元素組成;Al2O3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2)石油是由多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甲烷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H4+2O2點燃2H2O+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南陵縣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燃燒產生的煙氣中含有尼古丁(化學式C10H14N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g
C.尼古丁分子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5:7
D.尼古丁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而不是氮分子,錯誤;B、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錯誤;C、該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個數比為10:14=5:7,正確;D、尼古丁是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潛江市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3月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1)如圖所示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t2 ℃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
②t3 ℃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填序號)。
A.t1 ℃時,甲、丙兩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B.t3 ℃時,向100 g20%甲的溶液中加100 g水,充分攪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
C.t2 ℃時,升高丙溶液的溫度,一定有晶體析出。
D.t3 ℃時,用等質量的甲、乙、丙分別配制成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所需溶劑的質量為甲<乙<丙。
E.將t2 ℃時的甲和乙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 ℃,析出晶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F.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得到甲
G.t1℃時,把15g固體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65g。
(2)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例如:
①我市森林公園是市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某同學對森林公園溝渠的水樣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他可以采用_________ (填字母)來測溝渠水的酸堿度。
a.pH試紙 b.石蕊試液 c.酚酞試液 d.pH計
②開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鎂和碳酸鈣),可用廚房的食醋(主要成分是CH3COOH)浸泡除去,已知除碳酸鈣的化學方程是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寫出用食醋除氫氧化鎂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③工業上常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以防其污染空氣,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甲=乙>丙 乙>甲>丙 BDF ad 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2NaOH+SO2=Na2SO3+H2O 【解析】(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①t2 ℃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甲=乙>丙 ②由圖可知,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當溫度由t3 ℃時降溫到t1 ℃,溶液有晶體析出,是t1 ℃的飽和溶液,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潛江市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3月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變為質量分數為10%,則下來操作可行的是 ( )
A. 加入5克食鹽 B. 蒸發掉50克水
C. 加入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 D. 取出50克溶液
B 【解析】A、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為100g=5g,加入5g的氯化鈉后,溶液的質量分數為不等于10%,錯誤; B、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蒸發掉50克水,后溶液的質量分數變為10%,正確; C、加入100克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后質量分數不變,錯誤; D、取出50克溶液后溶液的質量分數不變,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黃石市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工業上用氨氣(NH3)制取硝酸(HNO3),發生如下反應:①4NH3+5O2===== 4NO+6H2O ;②2NO+O2=== 2NO2; ③3NO2+6H2O === 2HNO3+NO;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一氧化氮(NO)的化學性質不穩定 B. 制取硝酸過程中產生的NO可循環使用
C. 尾氣排放的NO、NO2會造成酸雨 D. 反應①屬于置換反應
D 【解析】試題分析:A選項一氧化氮(NO)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是正確而敘述,因為其在常溫下能與氧氣反應;B選項制取硝酸過程中產生的NO可循環使用,是正確的敘述;C選項尾氣排放的NO、NO2會造成酸雨,是正確的敘述;故答案選擇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M、N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t2時,往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先后加入ag M和ag N(兩種物質溶解時互不影響,且溶質仍是M、N),充分攪拌,將混合物的溫度降低到t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2時,得到M的飽和溶液
B. A、B點比較,B點N物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較大
C. 溫度降到t1時,M、N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且都為不飽和溶液
D. 溫度降低到t1時,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