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離子種類如圖所示(其中“”“
” “
”“
”表示不同離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表示氯離子
B.表示鈉離子
C.可用適量硝酸銀溶液和足量稀硝酸進行檢驗
D.此反應的實質是和
結合生成水分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四川雅安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含磷的洗滌劑因含有 Na5 P3 O10 易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環境, 因此提倡使用無磷洗滌劑。下列化合價在 Na5 P3 O10 中沒有出現的是
A. - 2 B. +1 C. +4 D. +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四川內江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汽油揮發 B.樹根“變”根雕 C.冰雪融化 D.米飯“變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湖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6年6月,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宣布,合成化學元素113號(Nh 鉨)、115號(Mc 鏌)、117號(Ts鈿)和118號(Og礇)為化學新元素。其中,“115號(Mc 鏌)”中115表示原子的_____數.Mc表示的微觀意義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杭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小金利用圖示裝置進行甲、乙對比實驗,探究溫度對CO和Fe2O3反應的影響(固定裝置略)。
(1)從實驗安全角度考慮,圖示裝置還應采取的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
(2)完全反應后,兩組的生成物均為黑色粉末(純凈物),分別用兩組生成物進行以下實驗:
步驟 | 操作 | 甲組現象 | 乙組現象 |
1 | 稱量黑色粉末質量/g | m1 | m2 |
2 | 取黑色粉末,用磁鐵吸引 | 能被吸引 | 能被吸引 |
3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鹽酸 | 全部溶解,有大量氣泡 | 無明顯現象 |
4 |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 有紅色物質生產 | 無明顯現象 |
①甲組的黑色粉末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小金查閱資料后發現Fe3O4在常溫下不與稀鹽酸、CuSO4溶液反應,故猜想乙組的生成物為Fe3O4。他又發現m2恰好為_______g ,這可成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證據。
(3)甲、乙兩組實驗說明溫度對CO和Fe2O3反應有影響,且均體現出CO的__________(填寫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新疆烏魯木齊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將液體X逐滴加入到集氣瓶中與固體Y作用,可觀察到氣球逐漸變大。下表中液體X和固體Y的組合,符合題意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X | 雙氧水 | 稀硫酸 | 水 | 水 | 稀鹽酸 |
Y | 二氧化錳 | 碳酸氫鈉 | 氫氧化鈉 | 硝酸銨 | 鐵粉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新疆建設兵團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建立“宏觀—微觀—符號”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盤點。
(1)用化學符號和數字表示下列微粒。
2個氫原子___________;2個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2個硝酸根離子____________。
(2)“水循環”和“碳循環”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兩大重要循環。
①從微觀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構成。
②從宏觀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浙江寧波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物質甲和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化學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甲和乙屬于單質,丙屬于化合物
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 : l
D.l個丙分子由1個甲分子和2個乙分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