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Ⅰ部分:用化學方法可制取純凈的物質,化學興趣小組應用中和反應原理制取氯化鈉固體.

(1)往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
(2)如圖1,往該燒杯中繼續逐滴滴加稀鹽酸至溶液恰好變為紫色,再往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充分混合,過濾后得到無色濾液.
①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有色物質;
②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用pH試紙測(2)中濾液的酸堿度,其操作方法:取pH試紙于玻璃片上,利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粘在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溶液的pH.
(4)若測得濾液pH為8,繼續往濾液滴加稍過量的鹽酸,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蒸發該濾液以除去過量的鹽酸,該操作利用的鹽酸的性質是易揮發,繼續蒸發濾液得到固體的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防止液體受熱不均導致液滴飛濺.
第Ⅱ部分:胃酸過多須服用抗酸藥物(能與鹽酸反應).如圖2為鋁碳酸鎂說明書的部分內容.興趣小組對該藥物開展如下探究.
(1)該藥物抗酸作用的探究
資料表明,鋁碳酸鎂[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AlMg(OH)
3CO
3]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Mg(OH)
3CO
3+5HCl═MgCl
2+AlCl
3+4H
2O+CO
2↑
①將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將觀察到的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
2+CO
2═CaCO
3↓+H
2O.
②該物質中含有Al
3+、Mg
2+、OH
-和CO
32-.結合該物質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該藥物起抗酸作用(降低胃液酸性)的微粒是OH
-、CO
32-(填微粒符號).
(2)服用方法的探究
該抗酸藥為什么要求“嚼碎后服用”?小紅猜想可能是“對于相同質量的藥片,嚼碎后服用,將消耗更多的胃酸”,小明則認為“嚼碎后藥物將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快”.
①顯然,小紅猜想是錯誤的.原因是相同質量的藥片消耗的胃酸質量相等.
②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
【實驗1】將一片完整的藥片放入試管中,向其中加入5mL 5%的稀鹽酸;
【實驗2】將一片完整的藥片研碎后放入試管中,向其中加入5mL 5%的稀鹽酸.
對比實驗1和實驗2,小明觀察到的現象為實驗2中產生氣泡的速率比實驗1中的快,證明了他的猜想正確.
(3)主要成分含量的探究:興趣小組取6片藥片粉碎后放入試管中,向其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放出氣體0.88g.試通過計算,每片藥物中含有AlMg(OH)
3CO
3的質量是多少?(結果保留到0.1)
(已知:藥物所含其他成分不與稀鹽酸反應;AlMg(OH)
3CO
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