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兩份等質量的氯酸鉀在有、無MnO2的情況下加熱產生氧氣
B. 加水稀釋濃鹽酸
C. 向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
D. 將足量粉末狀的鐵和鎂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
C 【解析】A. 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速率,不改變生成物的質量,兩份等質量的氯酸鉀在有、無MnO2的情況下加熱產生氧氣的質量相同,錯誤;B. 加水稀釋濃鹽酸時,溶液的酸性變弱,但溶液始終呈酸性,溶液的pH不會等于或大于7,錯誤;C. 向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鈉,后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所以...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3月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濃硫酸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氣體
B.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可以使紙張碳化
C. 濃硫酸具有酸性,可與銅反應生成氫氣
D. 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C 【解析】A、濃硫酸可以做干燥劑是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故A正確;B、濃硫酸使紙張碳化,體現濃硫酸脫水性,故B正確;C、濃硫酸與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酸和水,不會生成氫氣,故C錯誤;D、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故D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2018年九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 題型:實驗題
化學小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做了2個興趣實驗。
(1)若觀察到a中固體減少,有大量的氣泡產生,b中溶液無明顯變化。推測固體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_____(填字母序號)。
A.銀 B.鋅 C.氫氧化鈣 D.碳酸鈣
(2)若固體為碳酸氫鈉粉末,則整個裝置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有_______________。
B a中產生大量氣泡,b中澄清石灰水產生白色渾濁 【解析】(1)b中無明顯現象,說明a中沒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A、銀不與稀鹽酸反應,錯誤; B、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正確; C、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沒有氣體生成,錯誤; D、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錯誤。故選B。 (2)碳酸氫鈉可以與稀鹽酸反應冒出大量的氣泡,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使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2018年九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一些物質的pH范圍如下,其中呈堿性的是
A. 檸檬汁(2~3)
B. 橘子汁(3~4)
C. 西瓜汁(5~6)
D. 牙膏(8~9)
D 【解析】試題分析:溶液的酸堿性,用pH表示時,pH大于7顯堿性,pH小于7溶液顯酸性,pH等于7溶液顯中性;故答案選擇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贛南的客家圍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敵入侵。現有五種物質鹽酸、硫酸、氫氧化鈉、 氯化鋇和碳酸鈉作為圍屋的守護“衛士”,只有相鄰物質間能發生反應才能組成守護的防線(如下圖所示)。其中物質A的濃溶液有脫水性,爐具清潔劑中常常含有B物質,物質C是人體胃液中的主要成分。
(1)B物質的水溶液的pH______7(填“>” “=”或“<”)。
(2)C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與E反應時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有下列物質作為“外敵”分別對圍屋發起進攻,若該物質與兩位相鄰的守護“衛士”都能發生反應才能攻破防線,那么能攻入圍屋的物質是________(填序號)。
①鐵 ②二氧化碳 ③氫氧化鋇
>;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產生白色沉淀; ③ 【解析】物質A的濃溶液有脫水性,因此A是硫酸;物質C是人體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因此C是鹽酸;B能夠和鹽酸、硫酸反應,因此B可能是氫氧化鈉或碳酸鈉;E能夠和A硫酸反應,因此E是氯化鋇;D能夠和C鹽酸及氯化鋇反應,因此D應該是碳酸鈉,則B是氫氧化鈉,帶入驗證符合轉化關系,因此:(1)A是硫酸:H2SO4;(2)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分類觀:熟石灰和石灰石都屬于堿
B. 守恒觀:碳酸分解前后,原子數目和分子數目均不變
C. 微粒觀: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是因為濃鹽酸中的水分子運動到了空氣中
D. 能量觀:氫氣燃燒會放出熱量
D 【解析】A. 由金屬或銨根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叫堿。熟石灰,由金屬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叫鹽,石灰石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碳酸鈣屬于鹽,錯誤;B. 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可知,碳酸分解前后,原子數目和質量均不變,分子的個數發生了改變,錯誤;C.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是因為濃鹽酸中的氯化氫分子運動到了空氣中,錯誤;D.氫氣燃燒會放出熱量,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六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 稀硫酸 B. 石油 C. 乙醇汽油 D. 鐵水
D 【解析】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純凈物;A. 稀硫酸由水和硫酸兩種物質組成,是混合物; B. 石油由多種物質組成,是混合物; C. 乙醇汽油 由多種物質組成,是混合物; D. 鐵水是鐵的液態,只有一種物質,是純凈物。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州市白云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當農作物出現倒伏癥狀時,說明缺鉀
B. NH4H2PO4屬于復合肥
C. 從右圖中得知碳酸氫銨的化學性質是受熱易分解
D. 銨態氮肥能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
D 【解析】A. 當農作物出現倒伏癥狀時,說明缺鉀,正確;B. 氮、磷、鉀三種元素中至少含有兩種元素的肥料是復合肥,NH4H2PO4屬于復合肥,正確;C. 從右圖中得知碳酸氫銨的化學性質是受熱易分解,正確;D. 銨態氮肥能與堿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氨氣而降低肥效,所以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二診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中,合理的是
A. 分離木炭粉和CuO粉末: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B. 除去氨氣中的水蒸氣:通過盛濃硫酸的洗氣瓶
C. 提純混有少量KNO3的NaCl:向固體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飽和NaCl溶液,再過濾、洗滌、干燥
D. 制備FeCl2溶液:將適量的稀鹽酸和Fe2O3混合,充分反應
C 【解析】A.分離要求混在一起的物質分開,但還要保留原物質。在空氣中充分灼燒,木炭會燃燒生成生成二氧化碳,或者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不符合分離的要求,錯誤;B. 濃硫酸和氨氣反應生成硫酸銨,除去氨氣中的水蒸氣時,不能用濃硫酸,錯誤;C. 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質的溶液叫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將純混有少量KNO3的NaCl加入足量的飽和NaCl溶液,硝酸鉀...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