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與空氣和稀硫酸反應,現象如表所示:
甲 | 乙 | 丙 | |
空氣 | 劇烈燃燒 | 變黑 | 變黑 |
稀硫酸 | 有氣體 | 無氣體 | 有氣體 |
根據以上信息,這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 甲、丙、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A 【解析】根據信息可知與同一物質反應時現象越劇烈其活動性越強,由甲、乙、丙三者與空氣的反應可以知道甲與空氣反應最劇烈,乙丙只是變黑可知,甲的活動性最強;丙能與稀硫酸生成氣體,乙不反應,說明了丙的活動性比乙強,綜合結論可知三者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甲、丙、乙。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大連匯文中學2018年期中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某興趣小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檢驗該氣體的有關實驗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 甲圖中推動注射器時,長頸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說明氣密性良好
B. 乙圖中長頸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氣體逸出
C. 丙圖裝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為了防止二氧化碳氣體溶于水
D. 丁圖中為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滴入的試劑為氫氧化鈉溶液
D 【解析】據裝置氣密性檢驗的方法、實驗注意事項、二氧化碳的性質解答。 A、如果裝置氣密性良好,當緩慢推動活塞時,長頸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說明氣密性良好,故正確; B、據實驗注意事項,長頸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氣體逸出,故正確; C、測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裝置中的植物油就起到避免二氧化碳溶于水和與水反應的作用,故正確; D、二氧化碳...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昆明市業水平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
選項 | 被鑒別物質 | 鑒別方法 |
A | NH4Cl 與 Ca(H2PO4)2 | 觀察外觀 |
B | 純金屬與其合金 | 相互刻劃 |
C | 熱固性和熱塑性塑料 | 加熱 |
D | Na2CO3 溶液與 NaOH 溶液 | 滴加酚酞溶液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NH4Cl 是白色晶體,Ca(H2PO4)2是灰白色固體,通過觀察外觀可以鑒別,正確;B、合金的硬度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大,能在純金屬上刻畫出痕跡,可以鑒別,正確;C、熱固性塑料加熱不會形變,而熱塑性塑料加熱會發生外形變化,通過加熱可以鑒別熱固性和熱塑性塑料,正確;D、Na2CO3溶液與NaOH溶液都呈堿性,加入酚酞溶液后溶液都變紅,現象相同,不能鑒別,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昆明市業水平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 鐵鍋生銹 B. 汽油揮發 C. 食物腐敗 D. 酒精燃燒
B 【解析】A、鐵鍋生銹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的新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汽油揮發是由液態變為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食物腐敗有菌類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酒精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荔灣區中考化學一模八校聯考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___________。
(2)20℃時,將50g A物質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只列計算式)
(3)將t2℃時三種物質等質量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0℃時,析出溶質最多的是_____。
(4)若將t2℃時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則t1℃時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A________C(選填“>”“<”或“=”)
(5)若A的飽和溶液中混有少量B,提純A的方法是_________。
A>B>C 40g/140g×100% A > 降溫結晶,過濾 【解析】(1)從t2向上做垂線,與曲線的交點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2℃時它們的溶解度大小順序是A>B>C;(2)20℃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40g,說明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所以將50gA物質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所以所得溶液質量為40g+100g=140g,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40g/140g×100%;(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荔灣區中考化學一模八校聯考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人體營養與健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全部可在人體內合成,不需從外界攝入
B. 糖類是人體生命活動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C. 人體內的脂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
D. 魚類、豆類食物富含蛋白質
A 【解析】A、人體需要的維生素不能在人體內合成,主要從外界攝入,故A說法錯誤;B、糖類是人體生命活動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故B說法正確;C、人體內的脂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故C說法正確;D、魚類、豆類食物富都富含蛋白質,故D說法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州市荔灣區中考化學一模八校聯考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有③達到了穩定結構
B. ①②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C. ②失去電子以后形成的是陽離子
D. ④屬于金屬元素
C 【解析】A、①的核外電子層數為1層,電子數為2,屬于相對穩定結構,③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屬于相對穩定結構,故A說法錯誤;B、①的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有2個電子,具有相對穩定結構;②的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的電子數是2,未達到穩定結構,故B說法錯誤;C、②中最外層電子數為2,易失去電子以后形成形成穩定結構,是陽離子;故C說法正確;D、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特點: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信陽市2018年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過量鐵粉放入盛有 90 g 稀硫酸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測得濾液的質量為92.7 g。則該反應過程中產生氫氣的質量是
A. 2.7 g B. 2.0 g C. 0.2 g D. 0.1 g
D 【解析】將過量鐵粉放入盛有 90 g 稀硫酸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測得濾液的質量為92.7 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由差量法,Fe→FeSO4,溶液質量增加54,產生氫氣的質量是∶= ,x=0.1g。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奉賢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錯誤的是
A. 能量觀:天然氣燃燒放出大量的熱
B. 分類觀:純堿和燒堿從組成上都屬于堿
C. 守恒觀:電解水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數目均不變
D. 微粒觀:每個一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B 【解析】A、天然氣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正確;B、純堿是碳酸鈉,碳酸鈉屬于鹽類,錯誤;C、電解水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數目均不變,正確;D、一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正確。 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