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都含有兩個氧原子 B. 都含有氧氣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氧元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2014年2月索契冬奧會勝利閉幕。俄羅斯人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彌補了開幕式上的“失誤四環”,完美的雪花五環終于綻放!下圖便是“奧運五環”的連接方式,若圓和圓相交表示可以反應,“→”表示可以轉化。請根據上述所給信息及相關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氧氣、二氧化碳、氧化鐵、鐵絲、稀硫酸、氫氧化鋇溶液、碳酸鈣幾種物質中的五種并將其化學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填入圓中,也形成一個完美的“五環”,并用“→”
畫出幾種物質間相互轉化的關系;
已知A、B之間發生的是化合反應,該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
寫出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哈市地鐵1號線的正式運行大大緩解了交通壓力。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成地鐵列車鋼軌材料可以是______;(在A.B、C中選填)
A.韌性好、硬度大的錳鋼
B.強度好、密度小的鋁合金
C.抗腐蝕性好的不銹鋼
(2)地鐵機車通常是電力機車,機車行駛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4) ;
(3)鋼軌焊接的方法通常是用鋁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發生置換反應生成熔融狀態下的
鐵單質對鋼軌中的縫隙進行焊接。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前、后鋁元素的化合價分別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 某學生做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第一次 | 第二次 | |
加入硫酸銅的質量 | m | m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 50g(溶質質量分數16%) | 50g(溶質質量分數16%) |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 | 50g | 100g |
實驗現象 | 藍色固體和藍色溶液 | 藍色溶液 |
若第二次所加物質恰好完全反應(溶液損失忽略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實驗后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實驗中生成沉淀的質量(x)的比例式______;
(4)實驗中加入硫酸銅的質量(m)為______;
(5)在第二次實驗中,若向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的濾液中加入43.8 g水,則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
(6)若用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硫酸溶液配制實驗中所需的稀硫酸,則需要加水的質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NaOH、Ca(OH)2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可用來改變酸性土壤的固體是 ;
(2)從微觀角度看,它們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選用的試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構成的
B.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電荷數一定不同
C.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 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金屬材料在國防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改裝前的“遼寧艦”銹跡斑斑,鋼鐵銹蝕主要是鐵與 作用的結果。工業生產中常用稀鹽酸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為避免輪船的鋼質外殼被腐蝕,通常在輪船外殼上鑲嵌比鐵活動性強的金屬。小明為探究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兩個實驗:
①實驗1中,小明以“金屬表面產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鋅、鐵的活動性強弱,有同學認為不合理,理由是 。
②通過實驗2,可證明鐵的活動性比銅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鈉元素對人類生命、生產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1)鈉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則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 .
(2)某病人靜脈注射需一定量的生理鹽水,生理鹽水中的溶質是 (寫化學式).
(3)將金屬鈉與液態氨反應得NaNH2,再將NaNH2與N2O反應可生成NaN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NH2+N2O=NaN3+NaOH+X,則X的化學式是 .
(4)盛燒堿溶液的試劑瓶若使用玻璃塞,時間長了能生成Na2SiO3而使瓶塞被粘住,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