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變化,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C. 礦石粉碎
D. 燃放煙花
D 【解析】A、冰雪融化過程中,只是水由固體變成液體,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錯誤;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時,只是活性炭把色素、異味吸附在其表面,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礦石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錯誤;D、燃放煙花過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正確。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等六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客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 客觀事實 | 微觀解釋 |
A. | 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 | 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
B. | 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 鹽酸溶液中的Cl- 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
C. | 輪胎在陽光下暴曬易爆裂 | 溫度升高,分子的運動速率加快 |
D. | 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 | 構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的間隔受熱時增大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正確;B、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是因為鹽酸溶液中的氫離子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錯誤;C、輪胎在陽光下暴曬易爆裂,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增大,錯誤; D、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是因為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不是因為汞原子和氧原子的間隔受熱時增大,錯誤。故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江蘇省常州市九年級教學情況調研測試 題型:單選題
某工廠原來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所排廢水中的硫酸,現改用氫氧化鉀溶液中和以得到鉀肥。若氫氧化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原來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則此時堿流量閥應如何調節
A. 加大流量 B. 減小流量 C. 無需變動 D. 無法確定
A 【解析】都發生反應OH-+H+═H2O,兩種堿溶液的密度基本相同,根據c=可知,質量分數相同,KOH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若流量不變,相同體積內KOH的物質的量減少,不能將廢水的硫酸中和,故應該將流量閥開大一些才能中和掉定量的硫酸,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江蘇省常州市九年級教學情況調研測試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公交出行 B. 浪費紙張 C. 節約用電 D. 道路綠化
B 【解析】A、公交出行,能減少燃油、燃氣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確;B、浪費紙張,增加造紙所用的木材,增加樹木的砍伐,增強二氧化碳的排放,錯誤;C、節約用電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確;D、道路綠化,可以凈化空氣,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2017-2018學年元調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要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試劑方法 |
A | CO2 | CO | 通入氧氣,點燃 |
B | CO | O2 | 通過灼熱的銅網 |
C | CuSO4溶液 | FeSO4 | 加入足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
D | MnO2 | 炭粉 |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通氧氣點燃,這是因為除去氣體中的氣體雜質不能使用氣體,氣體的量不易控制,易引入新的氣體雜質,錯誤。B、氧氣能與灼熱的銅網反應生成氧化銅,CO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銅,能除去雜質但引入新的雜質二氧化碳,并將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C、CuSO4溶液能與足量的鐵粉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充分反應后過濾,將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校區2018年自主招生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結果正確的是
A. 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堿溶液的pH>7,則pH>7的溶液一定是堿的溶液
D. 點燃H2和O2的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則H2點燃前必須檢驗純度
D 【解析】A、酸堿中和反應是發生的復分解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NaHSO4和NaOH反應,NaHSO4+NaOH=Na2SO4+H2O,錯誤;B、含氧酸、堿、含氧酸鹽等都氧元素不是氧化物,錯誤;C、堿溶液pH>7,但溶液pH>7的溶液可以是水解顯堿性的鹽,如碳酸鈉溶液pH>7,錯誤;D、氫氣是可燃性氣體,點燃H2和O2的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則H2點燃前須檢驗...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校區2018年自主招生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里將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據此對白磷性質作出如下推測,不準確的是
A. 它易與氧氣反應 B. 它遇水不反應 C. 它難溶于水 D. 它比水重
A 【解析】與水反應或易溶于水的物質不能保存在水中,將白磷放在水里保存,所以白磷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白磷肯定在水底,就像鈉在煤油里保存,說明白磷比水的密度大,白磷保存在水中說明要隔絕空氣保存,則白磷易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但是不能說明它易與氧氣反應。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2016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限時訓練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城市及周圍地區的環境中,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 NO2、CO、H2O B. SO2、NO2、N2
C. SO2、CO、N2 D. SO2、NO2、CO
D 【解析】A、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會造成空氣污染,水蒸氣不會造成空氣污染,錯誤;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會造成空氣污染,空氣中含有氮氣,無毒,不會造成空氣污染,錯誤;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會造成空氣污染,空氣中含有氮氣,無毒,不會造成空氣污染,錯誤;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會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民聲學校2018屆中考沖刺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在高溫條件下,A、B兩種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1)上述圖片中,有__________種化合物分子
(2)在該反應中,以下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屬于置換反應 B.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C.分子的個數沒有改變 D.A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5%
(3)該微觀示意圖中,為了體現化學變化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需在反應后圖片中補畫____________個D分子
(4)①Fe;②③Fe2+;④Fe3+;⑤Fe3O4是常見的化學用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表示一個鐵原子的是-①; B.表示氧化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的是—②;
C.表示鐵離子的是—③; D.表示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的是—⑤
3 BD 2 C 【解析】(1)由物質的微觀構成可知,A、B、C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分別是:CH4、H2O、CO,上述圖片中,有3種化合物分子;(2)A、由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錯誤;B、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正確;C、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由質量守定律可知,反應前有2個分子,反應后變化成了4個分子,反應...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