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及試劑 |
A | KCl | MnO2 | 加入足量水溶解,過濾,蒸發 |
B | NaOH | Na2CO3 | 加入適量的鹽酸,至恰好無氣體 |
C | CO2 | CO |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 |
D | FeCl2 | CuCl2 | 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 解:A、KCl易溶于水,MnO2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B、Na2CO3和NaOH均能與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CO 能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D、過量的鐵粉能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銅,再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B.
點評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固體放于托盤天平的右盤稱取 | |
B. | 用100mL量筒量水 | |
C. | 將固體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 |
D. | 將配好的溶液裝入用水清洗過試劑瓶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點燃的方法鑒別棉布和羊毛 | |
B. | 用聞氣味的方法鑒別白酒和白醋 | |
C. | 用BaCl2溶液鑒別碳酸鈉和硫酸鈉溶液 | |
D. | 用澄清石灰水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氣體受熱膨脹,說明溫度升高氣體分子體積變大 | |
B. |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微粒是不斷運動的 | |
C. |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生改變 | |
D. | 濕衣服在陽光下容易曬干,說明溫度越高微粒運動的速率越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1℃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 |
B. | 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丙分別配成飽和溶液,所加水的質量:甲>乙>丙 | |
C. | 固體甲中含有少量雜質乙,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甲 | |
D. | t2℃時,將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乙>甲>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焚燒落葉,減少垃圾的運輸量 | |
B. |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 |
C. | 加高煙囪,減少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 | |
D. | 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增加農作物產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⑤屬于氧化物 | B. | ⑤⑥屬于酸 | C. | ④⑥屬于鹽 | D. | ①⑥屬于有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