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從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去分析解答;
(2)根據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固體溶解,物質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有較大關系解答;
(3)根據汽油能溶解油污分析解答;
(4)根據溶液的pH>7,顯堿性,pH<7,顯酸性分析解答;
(5)蒸餾水是純凈物,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是硝酸鉀和水的混合物;鑒別物質時,首先對需要鑒別的物質的性質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據性質的不同,選擇適當的試劑,出現不同的現象的才能鑒別;
(6)所配制的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小于7.2%,可能是溶質偏少或溶劑偏多,據此分析.
解答 解:(1)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面粉、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食鹽、蔗糖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2)生活中將塊狀冰糖溶于水時,用筷子攪拌的目的是:加速冰糖溶解,還可用熱水溶解,因為溫度升高,冰糖的溶解能力增大;
(3)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來達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4)觀圖示可知:肥皂水pH在10-11之間,大于7,溶液顯堿性;當溶液顯酸性時,溶液的pH越小,則其酸性越強,檸檬汁的pH最小,故酸性最強;
(5)蒸餾水是純凈物,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是硝酸鉀和水的混合物;
所以可采取:方法一:分別加入硝酸鉀,能溶解且溶解較多的是蒸餾水,溶解較少的是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
方法二:用膠頭滴管分別取一滴于玻璃片上,加熱有白色固體出現的是硝酸鉀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蒸餾水;
(6)所配制的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小于7.2%,可能是溶質偏少或溶劑偏多;
A.量取濃鹽酸時,俯視刻度,會導致量取的濃鹽酸偏少,導致配制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B.將濃鹽酸倒入燒杯時,有少量灑到燒杯外,會導致濃鹽酸的質量偏少,導致配制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C.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解完全后,轉移時溶液灑出,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D.濃鹽酸有揮發性,部分HCl揮發了,則導致溶質的質量減少,導致配制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故答案為:(1)混合物;bd;
(2)加速冰糖溶解;用熱水溶解;
(3)溶解油污;
(4)堿;檸檬汁;
(5)用膠頭滴管分別取一滴于玻璃片上,加熱有白色固體出現的是硝酸鉀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蒸餾水(合理即可);
(6)AB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配制、溶液的形成、溶液的酸堿性與酸堿度的關系等知識,需要同學們加強平時的知識積累,才能結合題意正確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⑥⑦ | B. | ①③④⑤⑥⑦ | C. | ①②③④⑦⑧ | D. | ①②④⑥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解水實驗時,和電池的正、負極連接的電極上分別有氫氣和氧氣產生 | |
B. |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時火焰為藍色 | |
C.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黃光、冒出白煙并放出大量的熱 | |
D. |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并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酒精揮發 | B. | 硫粉燃燒 鐵鍋生銹 | ||
C. | 水通電分解 水蒸發 | D. | 燈泡發光 蠟燭熔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32 | 16 | 20 | 10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6 | 50 | 10 |
A. | A和B是反應物,D可能是催化劑 | |
B. | 若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1,則反應中A與B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1 | |
C. | 反應后A物質的質量為12g | |
D. | C物質中元素的種類,一定與A、B兩種物質中元素的種類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