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收集氧氣
C. 量取液體 D.
測量 pH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大豐亭湖區2018屆九年級4月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空氣中氧氣質量占空氣質量的21% B. 二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之一
C. 汞是由原子構成 D. 洗滌劑對油脂起溶解作用
C 【解析】A、空氣中氧氣體積占空氣體積的 21%,錯誤;B、二氧化碳是空氣的一種成分,不是污染物,錯誤;C、汞是金屬,金屬是由原子構成,正確;D、洗滌劑對油脂起乳化作用。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中,說法正確的是( )
A. 它們表示四種不同的元素 B. ①③④表示的是陽離子
C. ①③④表示的粒子化學性質相似 D. 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屬元素
C 【解析】A、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同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內質子數,②④屬于同一種元素,錯誤;B、①質子數=8,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錯誤;C、①③④表示的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正確;D、③④對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2,小于4,為金屬元素,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請用化學符號表示:
3 個亞鐵離子_____;消石灰中鈣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在O2、CO2、H2O2三種物質中都含有____。
(2)現有下列四種粒子:①Mg2+②H2SO4③2C60 ④CO32-其中數字“2”能表示分子個數的是_____(填序號),由①和④兩種粒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_____(填“氧化物”、“酸”、“堿”或“鹽”)。
(3)如圖中 A、B、C、D 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E 是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中 A 和 B 表示同種元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中 x=_______________;
②A、B、C、D 中表示的的陽離子與陰離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一個銀原子質量是一個碳 12 原子質量的_______________ 倍.
3Fe2+ O ③ 鹽 它們的質子數相同 8 AlCl3 9 【解析】(1)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進行解答;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解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 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 病的抵抗力。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維生素 C 有防癌作用。下列關于維生素 C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維生素 C 分子是由碳元素、氧元素、氫元素組成的
B. 維生素 C 分子是由 6 個碳原子、8 個氫原子和 6 個氧原子構成的
C. 維生素 C 中 C、H、O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9︰1︰2
D. 維生素 C 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176
D 【解析】A、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該物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錯誤;B、一個維生素 C 分子是由 6 個碳原子、8 個氫原子和 6 個氧原子構成的,錯誤;C、維生素 C 中 C、H、O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8):(16×6)= 9︰1︰12,錯誤;D、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12×6+1×8+16×6=176,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初中部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小明在實驗室發現一瓶天然堿樣品,其中可能含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他們是一對“好兄弟”,小明對他們的性質、組成和變化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
(1)20 ℃時,碳酸鈉溶解度是21.5克,碳酸氫鈉溶解度是9.6克。
(2)2NaHCO3+ Ca(OH)2= Na2CO3 +CaCO3↓+H2O
(3)Ca(HCO3)2 +Na2CO3= CaCO3↓+2NaHCO3
(4)CaCl2 稀溶液與 NaHCO3稀溶液混合無沉淀、與Na2CO3稀溶液混合有沉淀
Ⅰ.了解他們的性質
(1)有道菜叫豬肚炒大蒜,豬肚美味又營養,但最大的煩惱就是難以清洗,人們常加入碳酸鈉來去除油膩和異味,這是利用其溶液顯________(填“酸”或“堿”)性。
(2)20 ℃時,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看到白色渾濁,小明經過推理可能發生化合反應,則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鈉鹽均溶于水,為什么渾濁呢?查閱資料:白色渾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用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做了對比實驗。實驗中小試管內沾有無水硫酸銅粉末的棉花球變成藍色,a燒杯中石灰水無明顯現象,b燒杯中石灰水了現白色渾濁。
試回答:① 結論:_______(填“碳酸鈉”或“碳酸氫鈉”)受熱分解出水和CO2等物質 ;
②寫出b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樣品的成分
【提出問題】天然堿樣品含有什么成分?
【假設猜想】
假設一:天然堿成分為碳酸氫鈉;
假設二:天然堿成分為碳酸鈉;
假設三:天然堿成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方案】
下列操作可選藥品:NaOH溶液、 稀鹽酸、 Ca(OH)2溶液、 CaCl2溶液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操作一:取天然堿樣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過量的___________(如果操作一有沉淀,則進行操作二) | 無沉淀出現 | 假設一成立 |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應充分后過濾,并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__________,觀察。 | __________ | 假設二成立 |
現象略 | 假設三成立 |
【結論】假設一成立
Ⅲ.記錄變化的過程
(1)若該樣品為碳酸氫鈉,加入到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燒杯中(燒杯質量為116.9克),不斷用玻璃棒攪拌。反應過程用精密儀器測得燒杯和混合物的總質量(m)與反應時間(t)關系如圖所示,求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反思】
(2)小明同學在數據分析時發現,若依據上述操作及圖表測得的碳酸氫鈉質量比真實值大,則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堿性 NaHCO3 20 ℃時,碳酸氫鈉溶解度較小 碳酸氫鈉 Ca(OH)2+CO2=CaCO3↓+H2O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物 CaCl2溶液 Ca(OH)2溶液 無沉淀出現 25% 會發出氯化氫或帶出水蒸氣 【解析】Ⅰ.(1)堿性物質可以與油脂反應,可用于去除油膩和異味,所以溶液顯堿性。 (2)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會發生Na2CO3+H2O+CO2 =2NaHC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初中部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學習讓我們有很多收獲。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對化學資源的認識 | B.對人物貢獻的認識 |
①可用塑料來代替部分銅制造汽車零部件 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應合 理利用和保護 | ①門捷列夫:發現空氣的組成 ②拉瓦錫:電解水法測定水的組成 |
C.常見物質的鑒別 | D.對安全的認識 |
①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攪拌,觀察現象 ②純堿和燒堿——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現象 | ①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 ②含有亞硝酸鈉的工業用鹽可以食用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①可用塑料來代替部分銅制造汽車零部件,以節約金屬資源,正確;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應合理利用和保護,正確;B、①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錯誤;②拉瓦錫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錯誤;C、①鑒別硬水軟水用肥皂水,硬水出現的泡沫少,軟水出現的泡沫多,正確;②純堿和燒堿都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錯誤;D、①任何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都有一個爆炸極限,在爆炸極限范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18屆九年級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