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X溶液并插入溫度計,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觀察到紅色褪去,溫度計示數上升。證明堿與酸能發生反應,且放出熱量。
(1)加入的X溶液應該是_________溶液;
(2)甲同學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濃硫酸,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學提出紅色褪去不能說明酸和堿恰好反應完全,為了證明酸是否過量,可以取上層清液再加入_______,若有現象,說明酸過量。
①銅 ②鐵 ③BaCl2溶液 ④K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A.氫氣和液氫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質的分子,其化學性質相同 |
B.“墻內開花墻外香” |
C.水燒開后易把壺蓋沖起 —— 溫度升高,分子變大 |
D.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 —— 溫度升高,原子間隔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A. | 分子比原子大 | B. | 分子運動速率比原子運動速率 |
C. | 分子不參加化學反應而原子參加 | D. |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試管中,加熱試管,然后在試管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顏色的變化( )
A.紅色—→無色—→紫色 B.紅色—→紫色—→無色
C.無色—→紫色—→紅色 D.藍色—→紫色—→無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氧化碳氣體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下列對一氧化碳的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填序號).
A.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組成
B.性質:能燃燒
C.用途:可以作為燃料
D.危害: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2)如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裝置.指出實驗中能證明發生了化學變化的證據 (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