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硼氫化鈉(NaBH4,其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是一種安全車載氫源。有關硼氫化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硼元素的化合價為-3B.含 2 個氫分子
C.Na、B、H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1∶1∶4D.只含一種金屬元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
B.有機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
C.洗滌劑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則汽油除油污也利用了乳化作用
D.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酸堿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A、B、C三種金屬活動性的實驗研究過程如下: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種金屬片,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時間后,A、C表面出現紅色物質,B表面沒有現象。②A物質的鹽溶液不能用C制品的容器盛放。則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 )
A.A>C>BB.C>A>BC.C>B>A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種名為瑞德西韋(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藥被寄予厚望。下列有關瑞德西韋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有機化合物
B.由 27 個碳原子、35 個氫原子、6 個氮原子、8 個氧原子和 1 個磷原子構成
C.完全氧化的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相對分子質量是 60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括號內的物質)不正確的是( )
A.氮氣中的氧氣(銅)
B.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濃硫酸)
C.碳酸鈣中的氯化鈉(水)
D.氯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法是化學研究常用的思想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燃燒過程中伴隨著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B.置換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則帶電荷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D.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則該物質一定含有碳、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固體物質可能含有碳酸鉀、氧化銅、氯化鈉、氯化鐵中的一種或幾種。現需要對此物質成分進行檢測。甲同學向固體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無色溶液A;取少量溶液A于試管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
(1)這一固體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____,一定沒有的物質是_____,可能有的物質是_____(寫化學式)。
(2)設計實驗進一步確定混合物組成,取少量A溶液,依次用到的試劑是_____。(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根據你掌握的知識判斷,下列實驗操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填寫序號)
A實驗室制取氣體時,應該先查氣密性,再加藥品;
B過濾時,若濾紙和漏斗沒有緊貼好,會影響過濾速度,但不會使濾液渾濁;
C配制硫酸溶液時,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體積的水,再慢慢加入濃硫酸;
D滴瓶上的膠頭滴管用完后不用洗滌直接插入原滴瓶即可;
E將稀鹽酸滴到pH試紙上,為了測量數據更準確,3分鐘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記錄稀鹽酸的pH值;
F不慎將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G蒸發飽和的食鹽水時,為了受熱均勻,蒸發皿須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
H連接儀器時,橡膠塞用水潤濕后慢慢旋進試管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小組用生石灰制取氫氧化鈉固體,他們將生石灰放入燒杯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冷卻、過濾、洗滌得到固體A和溶液B。并完成下列探究。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OH溶解度(g) | 42 | 109 | 129 | 174 | 314 | 347 |
Ca(OH)2溶解度(g) | 0.18 | 0.16 | 0.14 | 0.12 | 0.09 | 0.07 |
(1)固體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_________;
乙同學:CaCO3,Ca(OH)2,乙同學猜想可能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_______。
(實驗與探究)甲、乙同學為了驗證各自的猜想,分別進行實驗:
實驗內容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甲同學: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再加入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甲的猜想正確 |
乙同學: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充分振蕩,過濾,向濾液中滴加__________。 | 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 乙的猜想正確 |
(反思與評價)小組同學討論后認為甲同學的實驗不能證明固體A的成分,理由是____________,結合甲、乙兩同學的實驗能證明乙同學的猜想正確,因此確定了固體A的成分。
(2)溶液B中溶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丙同學:NaOH、Na2CO3 丁同學:NaOH、Ca(OH)2 戊同學:NaOH
(表達與交流)
①結合對固體成分的探究,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丁同學猜想正確,理由是______。
②同學們將溶液B加熱濃縮,溶液出現渾濁,請解釋加熱時溶液出現渾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學們立即變換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_____,過濾,將濾液加熱濃縮至飽和,再____、過濾、洗滌、烘干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