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和④兩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 B. ②和③表示的粒子均為離子
C. ③和④屬于同種元素的不同粒子 D. ③表示的粒子的符號為Mg+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彌勒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防止師生吸食“二手煙”教育部下發通知:凡進入中小學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不得吸煙。從分子和原子的有關知識來看,造成非吸煙者在公共場所所吸食“二手煙”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的體積很小 D.分子的質量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A.B兩種酸堿指示劑,它們顯示的顏色與溶液明的關系如圖1.它們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顯示的顏色如圖2.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
溶液 指示劑 | 甲 | 乙 |
A | 黃色 | 藍色 |
B | 無色 | 粉紅色 |
圖1
圖2
A. 甲溶液呈酸性
B. 乙溶液的pH可能為11
C. 只用A指示劑就可鑒別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餾水三種液體
D. 在滴有指示劑的甲溶液中不斷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高要市2018年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推斷題
如圖,A、B、C、D、E、F均是初中化學的常見物質,A、B、C都含有碳元素,變化①的現象是顏色由黑變紅,變化②的現象是顏色由紅變黑,相應變化的生成物沒有全部列出,各變化的條件也未標出;卮鹣铝袉栴}:
(1)寫出物質A______B______C______的化學式
(2)寫出變化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高要市2018年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7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下列所示的四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電解水
B. 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鋅粉和鐵粉
C. 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
D. 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稀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高要市2018年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顯堿性的是
A. 檸檬汁(2.1~2.8) B. 菠蘿汁(3.3~5.2)
C. 牛奶(6.3~6.6) D. 雞蛋清(7.6~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某科研小組設計利用稀H2SO4浸取某廢棄的氧化銅鋅礦(主要成分為CuO和ZnO,其余成分既不與酸反應,也不溶解于水)的方案。部分實驗流程如下:
已知:①H2O2、KMnO4是常見的氧化劑
②各離子開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時的pH如下表所示。
離子 | 開始沉淀時的pH | 完全沉淀時的pH |
Fe3+ | 1.48 | 3.2 |
Zn2+ | 6.2 | 8.0 |
請根據上述實驗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在“酸浸”步驟中,為提高浸出速率,除通入空氣“攪拌”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寫出硫酸溶解氧化鋅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1”所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體1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氧化”的目的是將Fe2+反應生成Fe3+,以便在后續的操作中將溶液中鐵元素除去從產品純度的角度分析,氧化劑最好選用_________________(填“H2O2"或“KMnO4”)。
(4)“除鐵”過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通過調節溶液的pH,使Fe3+沉淀而Zn2+不沉淀,pH應控制在_______范圍之間。
(5)某溫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種鐵、氧質量比為21:8的氧化物,該氧化物的化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鐵南教育共同體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氮元素的符號是 _________;
(2)兩個氫原子可表示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表中記錄了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內反應前后的部分質量。有以下幾種說法: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觀示意圖 | | |
| ||
反應前/g | 3.4 | m | 0 | 1.8 | |
反應后/g | 1.7 | n | 3 | 4.5 |
①物質甲中一定含氮、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物質甲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③物質甲中氮、氫元素質量比為1:3
④反應中,丙與丁的化學計量系數之比為2:3
⑤反應中,乙與丁的質量比為16:9
⑥反應前后分子個數不變
正確的說法組合是( )
A. ②④ B. ②⑥ C. ①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