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鑒別羊毛和滌綸 | |
B. | 用稀鹽酸除去銅粉中混有少量鐵粉 | |
C. | 用加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鑒別氯化銨固體與尿素 | |
D. | 用點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分析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燃燒時能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
B、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C、銨態氮肥與堿性物質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進行分析判斷.
D、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 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燃燒時能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滌綸燃燒產生特殊氣味,可以鑒別,故選項說法正確.
B、鐵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氯化銨固體屬于銨態氮肥,與加熟石灰研磨會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尿素不能,可以鑒別,故選項說法正確.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物質的除雜(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與鑒別原理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 |
B. | 氣體受熱時,分子體積增大,所以氣體體積增大 | |
C. | 化合物中,金屬元素一定顯正價,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 |
D. | 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A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硫酸. | 黑色粉末不溶解,沒有氣體產生. | A粉末一定不是鐵粉. |
②取少量B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硫酸. |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顯藍色. | B粉末是氧化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化石燃料,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 |
B. | 太陽能、風能是人類目前正在利用和開發的新能源 | |
C. | 大氣中SO2、NO2等含量升高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 |
D. | 多數金屬礦石中的金屬元素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稀鹽酸鑒別銅片和金片 | |
B. | 用水鑒別食鹽和碳酸鈣粉末 | |
C. | 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 |
D. | 用銅片鑒別硝酸銀溶液和硫酸鋅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解時,事先用蒸餾水潤洗燒杯,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 | |
B. | 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刻度,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 |
C. | 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細口瓶,有少量液體濺出,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 |
D. | 稱量時,發現砝碼與藥品的位置放反,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