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去雜質所用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A. Cu粉(Fe粉)——足量CuSO4溶液 B. KNO3溶液(NaCl)——蒸發結晶、過濾
C. CO2氣體(CO)——點燃 D. NaOH溶液(Ca(OH)2)——過量CO2
A 【解析】A、Fe粉能與足量CuSO4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B、NaCl、KNO3的混合溶液,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得到的是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混合物,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會引入新的氣體雜質,且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錯誤;D、Ca(OH...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無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為H+、Cl-、K+和X離子,則X離子可能是
A. Ca2+ B. Fe3+ C. OH- D. CO32-
A 【解析】A、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正確;B、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黃色,錯誤;C、H+、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H+、CO32?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2018年九年級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能鑒別的是
A. FeCl3 HCl NaOH KNO3
B. HCl K2CO3 CaCl2 BaCl2
C. MgSO4 BaCl2 CuSO4 Na2SO4
D. NH4Cl NaOH HCl Ca(OH)2
A 【解析】A、氯化鐵顯黃色,可以最先確定,能與氯化鐵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的是氫氧化鈉,能使紅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稀鹽酸,硝酸鉀不與氯化鐵反應,故可以鑒別,正確; B、能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沉淀和氣體的是碳酸鉀,同時也能確定鹽酸,氯化鈣和氯化鋇不能確定,錯誤; C、硫酸銅顯藍色,最先確定,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鋇,硫酸鎂和硫酸鈉不能鑒別,錯誤; D、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鈉的硫酸鈉固體樣品,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請根據以下信息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1)反應生成沉淀的質量為______ g。
(2)樣品中硫酸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
(3)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
11.65 71% 6.25% 【解析】試題分析: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氯化鈉,根據沉淀硫酸鋇的質量可以計算硫酸鈉的質量和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進一步可以計算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和濾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1)反應生成沉淀的質量為:10.00g+87.00g+54.65g﹣140.00g=11.65g, (2)設硫酸鈉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 BaC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用化學用語或名稱填空:
(l)2NH4+ ___________; (3)2CCl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含電子的離子______; (4)標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
兩個銨根離子 兩個四氯化碳分子 H+ 【解析】(1)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NH4+表示兩個銨根離子; (2)2CCl4表示兩個四氯化碳分子; (3)不含電子的離子為氫離子,可表示為:H+; (4)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物質進行歸類整理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歸類關系正確的是
A. 棉花、蠶絲、塑料——合成材料 B. 水、干冰、氯酸鉀——氧化物
C. 氮氣、氨氣、臭氧——單質 D. 純堿、小蘇打、硫酸銅——鹽
D 【解析】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與合成橡膠,棉花和蠶絲屬于天然材料,錯誤;B、氯酸鉀是由鉀、氯、氧三種元素組成,而氧化物只含兩種元素,所以氯酸鉀不屬于氧化物,錯誤;C、氨氣是由氮元素與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錯誤;D、純堿是由鈉離子與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小蘇打是由鈉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硫酸銅是由銅離子與硫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門頭溝區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用下圖所示裝置,分別對燃燒條件進行研究。
內容 | 研究燃燒條件 |
步驟 | ①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N2,關閉彈簧夾,加熱木炭。 ②停止加熱,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通入O2。 |
③加熱木炭。 ④停止通O2、熄滅酒精燈。 |
(1)木炭充分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步驟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C+O2 點燃 CO2 研究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 【解析】本題考查了燃燒條件的探究。 (1)碳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 CO2; (2)步驟②停止加熱,冷卻后打開彈簧夾,通入O2,的目的是研究燃燒溫度需要達到著火點。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2018屆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________的性質。
易升華 【解析】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易升華的性質,干冰升華吸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1)“對比”是一種重要的實驗探究手段,通過“對比”可以判斷是否發生反應,反應的速率、反應的條件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實驗一中液面“更高”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據實驗二的現象從而得出活動性Mg_______Fe。
(2)實驗三所示是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研究:
①滴加稀鹽酸前,燒杯中溶液呈______色。隨著稀鹽酸不斷滴入溶液呈無色,為探究反應后稀鹽酸是否過量,可選用的試劑有_____________。(填選項,多選)
A.Ca(OH)2 B.鋅粒 C.雞蛋殼 D.紫色石蕊溶液 E.銅絲
②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隨著鹽酸不斷滴入,燒杯中溶液溫度變化如坐標圖4所示。根據圖象可以判斷中和反應是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④圖5是NaOH和稀HCl反應的示意圖,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從該圖可以看出,反應前后微粒數目減少的有_____________。
2NaOH+CO2=Na2CO3+H2O > 紅 BCD 減小 放熱 NaOH+HCl= NaCl+H2O H+、OH- 【解析】(1)①二氧化碳不僅能與屬反應,還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實驗一中液面“更高”的是二氧化碳倒扣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NaOH+CO2=Na2CO3+H2O;②鎂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泡的速率大于鐵與稀鹽酸反應產生的速率,說明鎂的活動性大于鐵的活動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