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都第非常重要的物質。
(1)碳的單質有多種,圖1中能用于制作電極的碳單質是_______(填序號)。
(2)圖2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管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銅發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反應。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②中觀察的現象是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測試:第8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題型:填空題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中的兔首和鼠首(如圖)均為青銅器(銅、錫合金),某些銅器表面呈綠色,這是因為銅器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生了銅銹(俗稱銅綠)。為了弄清銅綠的組成和銅生成銅綠的條件,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探究銅生銹的條件。
【查閱資料】銅綠的化學式是Cu2(OH)2CO3,它受熱會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銅綠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與假設】依據銅綠的組成和查閱的資料判斷,銅綠可能是銅與氧氣及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設計與實驗】借鑒課本“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小梁設計了“銅片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實驗如圖所示(所用銅片潔凈、光亮):實驗較長時間后,發現________試管中銅片最先生銹(填試管字母編號)。
【評價與改進】小風認為小梁設計的實驗還不夠完善,要得出正確的結論,還要補充一個實驗。你認為要補充的一個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與應用】小明發現從不同地點收集到的兩個銅器(一個材質是純銅,一個材質是青銅)中,純銅器的銅綠比青銅器的少,他據此分析認為青銅比純銅易銹蝕。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單元測試:第10單元 酸和堿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這一主題的是( )
A. 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自帶布袋購物
C. 廢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 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2018屆九年級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根據題意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正確且符合基本反應類型的是( )
A. 工業制二氧化碳 CaCO3CaO+2CO2↑ 分解反應
B. 溶洞的形成 CaCO3+H2O+CO2Ca(HCO
)
化合反應
C. 酒精作燃料: C2H5OH+2O2 H2O+2CO2 氧化反應
D. 滅火器中的干粉噴在火上: 2NaHCO3Na2CO+H2O+CO2 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育才初中2018級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工廠,高溫燃燒12.5t石灰石(主要成分是),完全反應后可生成5.6t生石灰(
)固體和二氧化碳氣體(已知石灰石中的雜質都是固體且都不參與反應)。試計算:
(1)中鈣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最簡整數比)。
(2)該工廠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完成反應后,所得固體產品的總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育才初中2018級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a一定屬于化合物 B. b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 該反應中c和d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一定是2:1 D. c和d在反應中的質量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育才初中2018級九年級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張磊同學編寫的以“找不同”為主題的手抄報中有如下觀點,其中不正確的是( )
A. 硫在空氣里和氧氣里燃燒現象不同是因為氧氣的濃度不同
B.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不同溫度下同一物體體積不同是因為分子大小不同
D. 過氧化氫和水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石家莊新世紀外國語學校2017-2018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 ℃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 g。下列是四位同學在20 ℃時配制的氯化鉀溶液,其中一定達到飽和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B、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17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向50g水中加入17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恰好是飽和溶液,正確;C、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0℃時,向100g水中加入20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D、2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34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鉀34g,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0℃時,向100g水中加入33g氯化鉀,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錯誤。故選B。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5
要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小明選擇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溫度
④降低溫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①加入CaO,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②加入氫氧化鈣,使溶液中的溶質增多。①②均能將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溶液。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變小,故把一瓶接近飽和的石灰水變成飽和,還可以采取③升高溫度的方法。故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選項是C。
考點:考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的知識。
【題型】單選題
【結束】
26
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20℃時,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60℃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溫度降低到t1℃時析出晶體甲比乙多
C. 40℃的,甲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仍是飽和溶液
D. 60℃時,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