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有關信息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鎂離子(Mg2+)核內有 10 個質子
B. 鎂離子與硫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相等
C. 硫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16
D. 在化學反應中,硫原子容易得到 2 個電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為了測定雞蛋殼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趣小組的甲同學提出:將雞蛋殼洗凈、干燥并研碎后,稱取10g放在燒杯里,然后往燒杯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乙同學提出要達到實驗目的,還需在甲同學的實驗過程中測定反應產生的氣體質量。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假設雞蛋殼中其它物質不與鹽酸反應。
雞蛋殼加入稀鹽酸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
簡述測定反應產生氣體質量的方法______;
若實驗過程中測得產生氣體的質量為mg,則上述雞蛋殼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
丙同學提出的下列因素會導致實驗測定的結果偏高的是______。
A.鹽酸濃度偏大 雞蛋殼未研碎 雞蛋殼未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請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下列問題:
(1)墻內開花墻外香_____。
(2)氧氣和一氧化碳都含氧元素,氧氣可供人呼吸但一氧化碳卻有毒,說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讀液體體積 B.
引燃酒精燈
C. 滴加液體 D.
取固體藥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人吸入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呼出的氣體中也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如何證明呼吸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有人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A、B中盛裝的是足量的澄清石灰水,A瓶內所裝試劑的作用______________,B瓶內試劑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
(3)反思:
①有同學認為該裝置有些復雜,如果已有收集好的呼出氣體與空氣各1瓶,你的簡單驗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吹氣球的方式獲得一個充滿氣球的呼出氣體和用排水集氣的方式獲得一瓶呼出氣體,哪種方式獲得的氣體更加真實?_______________,(填“吹氣球的方式”或“排水集氣的方式”) 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紅磷在氧氣中充分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紅色火焰并生成黑色固體
C. 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并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D.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圖中“、“
”和“
”分別表示三種不同元素的原子(“
”表示氧原子),其中表示屬于單質的是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純凈物的是_____,混合物的是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均填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A~H是初中常見的7種物質,它們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已知A、C是無色液體,F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D是黑色固體,E在純凈的B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1)請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D_____G_____
(2)上述四個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_____(填序號)。
(3)反應①中MnO2所起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天熱的時候把一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進冰箱的冷藏室,過一段時間后發現杯底出現了部分蔗糖晶體。對于這一現象的認識正確的是
A. 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 蔗糖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溶解度而減小
C. 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質量分數與放入冰箱后相等
D. 蔗糖溶液的質量放入冰箱前后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