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問題:
(1)小紅同學擠壓如圖所示裝置中滴管的膠帽,使其中的 Ca(OH)2 溶液滴入錐形瓶,并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在過濾的操作中,需要的儀器除鐵架臺(帶鐵圈)、玻璃棒、漏斗,還需要_____;過濾中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二低”中的其中“一低”是漏斗內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這樣操作的原因是_____。
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計算要得到68g 氯化鋅,需要鋅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氮肥。請計算:
(1)CO(NH2)2 中,C、O、N、H 四種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
(2)CO(NH2)2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__(結果精確到 0.1%)
(3)_________克的 CO(NH2)2 中含有 14g 氮元素?(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在 A、B、C、D、E、F 六種物質中,A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通常狀況下,C、D、E 是無色氣體,其中 E 是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存在如下轉化關系:①A→B+C②D+E→C③F+D→Cu+C
請回答:
(1)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A_____;E_____。
(2)寫出反應②、③的化學方程式:
②_____;
③_____。
查看答案認識物質的組成,并從微觀的角度來了解物質的構成和化學反應,都是很重要的學習化學的方法。
(1)從組成的角度看,碳酸鈉由_____組成。
(2)下列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_____。
A.氯氣B.石墨C.硫酸銅D.鋅E.C60
(3)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從分子角度來看,這是因為_____。
(4)如圖表示氧化汞受熱分解反應的微觀過程(圖中大圓圈表示汞原子,小圓圈表示氧原子),請在 A、B 中畫出相應的微觀粒子圖_____、_____。
生石灰在生活、生產實際中都有廣泛的用途。
(1)寫出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該反應的原理在實際中的用途是_____(舉一例)。
(2)小紅同學在實驗室取用生石灰時,發現裝滿生石灰的塑料試劑瓶已經膨脹破裂(如圖所示),如用其中的生石灰做與水反應的實驗,請你預測實驗現象_____。
(3)實驗室保存生石灰的方法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臨沂市2017-2018學年下學期九年級化學月考試卷 題型:單選題
從混合物中分離與提純X(括號內是雜質),不能用下圖所示方案的是
A. Ag(Fe) B. Cu(CuO)
C. CaCO3(CaCl2) D. FeSO4(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許多成語隱含著豐富的化學原理,下列關于燃燒和滅火的解釋,錯誤的是( )
A. “杯水車薪”﹣﹣可燃物的量少,導致火焰熄滅
B. “鉆木取火”﹣﹣讓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之燃燒
C. “煽風點火”﹣﹣促進空氣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
D.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A 【解析】A、杯水車薪指雖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無濟于事,既不能覆蓋柴火使其隔絕空氣,也不能使溫度迅速下降到著火點以下,也就不能滅火了,錯誤;B、鉆木取火,可以實現摩擦生熱,提高了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從而實現了燃燒,正確;C、煽風點火,促進空氣的流通,為燃燒補充空氣或氧氣,使燃燒更旺,正確;D、抽薪就是移去可燃物,控制了物質的燃燒,從而實現滅火,正確。故選A。 點睛:燃燒需...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氣中燃燒會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的光
查看答案現將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與一定質量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284.7 g濾液。計算:
(1)生成硫酸鋇沉淀的質量。
(2)氯化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研究發現燃燒排放的氣體中,CO2濃度(用體積分數表示)越高,越容易被收集。與傳統的燃料燃燒方式相比,化學鏈燃燒具有排放CO2濃度更高,易于收集的優點。下圖為利用鎳元素(Ni)進行化學鏈燃燒的原理示意圖。
(1)空氣反應器中,金屬鎳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2)燃料反應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如下(在高溫下進行):H2+ NiONi+H2O CO + NiO
Ni+CO2 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
(3)與CO、H2直接在空氣中燃燒相比,化學鏈燃燒從燃料反應器排放出的CO2濃度更 高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填“b”或“c”)端。
查看答案央視報道,全國多地相繼出現了假干粉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而假干粉滅火器是用面粉作滅火劑。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了解學校干粉滅火器中滅火劑是否為“假干粉”,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兩同學分別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設計實驗,進行了如下實驗: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 論 |
甲 |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 粉末逐漸溶解 | 該滅火劑不屬于報道中的“假干粉” |
乙 | 取少量滅火劑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 | |
乙同學設計方案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探究二:小組同學利用該滅火器進行滅火實驗后,發現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殘留。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繼續以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受熱不分解;②碳酸氫鈉溶解吸收熱量,碳酸鈉溶解放出熱量。
【提出問題】殘留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碳酸鈉;猜想② 。
【設計方案】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錯誤的是 (填字母)。
A.加熱殘留物,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猜想②正確
B.將殘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熱現象,則猜想①正確
C.將殘留物溶于水,加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取上層清液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猜想②正確
【反思評價】用化學知識解釋上述錯誤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保定十七中學2018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反應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4Fe+3O22Fe2O3 B.2Fe+6HCl=2FeCl3+3H2↑
C.3CuSO4+2Fe=Fe2(SO4)3+3Cu D.Fe+H2SO4=FeSO4+H2↑
D 【解析】A、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氧化鐵,故A錯誤; B、鐵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是氯化亞鐵,而不是氯化鐵,故B錯誤; C、鐵在和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時生成的是亞鐵鹽,所以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的是硫酸亞鐵和銅,故C錯誤; D、鐵和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亞鐵和氫氣,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劇烈運動時肌肉里產生乳酸(C3H6O3),會導致肌肉酸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乳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 B.乳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乳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乳酸中碳、氫、氧元素質量之比為1:2:1
查看答案已知“o”、“●”表示不同種類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對下列事實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 通過氣味辨別氮氣和氨氣——分子是運動的,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B. 氧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壓強增大,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
C. 干冰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狀態變化,分子大小隨之變化
D. 蔗糖在熱水中溶解更快——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下列有關水的知識中,正確的說法是( )
A.水是一種最常見的溶劑,水不能稱作為自然資源。空氣才是自然資源。
B.常用的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和煮沸都是物理變化。
C.電解水時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 : 1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對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B. 氫氧化鈉的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冒出大量的白煙 D.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保定十七中學2018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點燃酒精燈,應該用火柴點燃,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易引發燈內酒精著火,甚至酒精燈爆炸; B、傾倒液體時,試管和試劑瓶要傾斜,試劑瓶口要緊靠試管口,標簽要向著手心,瓶蓋倒放在桌面上。C、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液體的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熱,先均勻加熱,后對準藥品固定加熱。試管口向上傾斜,與桌面呈45°角。D、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物質的質量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呢?請你參與探究。
【提出假設】
假設 1: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少。
假設 2: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少
假設 3:_____。
【設計實驗】
現請你完成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
假設 1 | 在盛有空氣的集氣瓶和盛 有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分別_____。 | 盛有空氣的集氣瓶空氣中 _____;盛有人體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_____。 | 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_____ |
假設 2 | _____ | _____ | 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比人體 呼出的氣體中_____ |
假設 3 | _____ | _____ | 空氣中_____的含量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_____ |
【實驗小結】通過以上探究,我們知道了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氧氣、水蒸氣等氣體的含量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以下是小明同學設計的一個實驗方案:
實驗 1:取 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實驗 2:向上述試管中加入1g 二氧化錳,再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實驗 3:待上述試管中沒有現象發生時,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并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待試管中又沒有現象發生時,再重復上述實驗。
請回答:
(1)“實驗 1”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
(2)“實驗2”說明了_____。
(3)通過以上三個實驗,得到的結論是_____。
查看答案懂得燃燒的條件和滅火原理,對于我們正確處置火災和進行自救至關重要。
(1)“實驗 1”中,將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分開放在銅片的兩側,加熱銅片的中部,觀察現象,該實驗可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
(2)“實驗 2”中,把一小粒白磷由 Y 型管的 a 處加入,再將Y型管放入盛有80℃熱水的燒杯中。現用“實驗 2”來研究可燃物燃燒的另一個條件,在Y型管的b處應放入_____。
(3)“實驗 2”中,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圖書館內圖書起火,應采取的滅火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O2。
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②裝置 A 還需做的一點改動是_____;當用裝置E收集滿 O2 并取出集氣瓶后,停止該實驗的正確操作是_____。
(2)用裝置 D 可以收集 NH3、O2、Cl2、CH4 等氣體中的_____。
(3)實驗室用裝置B制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檢查裝置 B氣密性的方法是:先_____,再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靜置,觀察到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回答下列問題:
(1)小紅同學擠壓如圖所示裝置中滴管的膠帽,使其中的 Ca(OH)2 溶液滴入錐形瓶,并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在過濾的操作中,需要的儀器除鐵架臺(帶鐵圈)、玻璃棒、漏斗,還需要_____;過濾中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二低”中的其中“一低”是漏斗內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這樣操作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生石灰在生活、生產實際中都有廣泛的用途。
(1)寫出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該反應的原理在實際中的用途是_____(舉一例)。
(2)小紅同學在實驗室取用生石灰時,發現裝滿生石灰的塑料試劑瓶已經膨脹破裂(如圖所示),如用其中的生石灰做與水反應的實驗,請你預測實驗現象_____。
(3)實驗室保存生石灰的方法是_____。
人類的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教學科研都離不開水。
(1)某學校飲水機可將自來水凈化為飲用水,凈化過程如圖1所示:圖中“炭罐”的作用是_____;
(2)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中,可用硫酸鋁作絮凝劑,絮凝劑的作用是_____。
(3)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
(4)如圖2所示,儀器 X 的作用是_____;水流方向是從_____(填“a”或“b”)進入。
查看答案用化學用語表示。
(1)鋁元素_____;2 個氯化氫分子_____。
(2)硝酸根離子_____;硫酸亞鐵_____。
查看答案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在一氧化碳、金剛石、二氧化碳、石墨、氮氣等物質 中,可 用 于 制 玻 璃 刀的 是_____; 可用 作 氣 體 肥料 的 是_____;可用作干電池電極的是_____;焊接金屬時可用作保護氣的是_____。
查看答案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木炭還原氧化銅需要高溫條件,所以是一個吸收熱量的反應
B. 木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實驗室可用該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C. 水和冰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所以它們的共存物是純凈物
D. 銅粉在空氣中加熱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銅粉的質量大,所以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如圖所示裝置是使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使用紅磷的量多或少,都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 燃燒的紅磷熄滅后,過一會兒,集氣瓶內壓強下降
C. 燃燒足量的紅磷,可使進入集氣瓶的水占集氣瓶體積的
D. 燃燒的紅磷一熄滅,就要立即打開彈簧夾,并記錄水進入集氣瓶的刻度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原子里質子數等于中子數
B. 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化學反應的快慢
C. 16g 硫和 32g 氧氣反應,可生成 48g 二氧化硫
D. 氮、氫兩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B 【解析】A、在原子里質子數等于電子數,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故A錯誤;B、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化學反應的快慢,化學反應的快慢根據化學方程式無法表現出來,故B正確;C、S+O2 SO2,32g 硫和 32g 氧氣反應,可生成 64g 二氧化硫,故C錯誤;D、氮、氫兩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原子核內質子數不同,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故D錯誤。 點睛∶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原子中核...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A. 4Fe+3O22Fe2O3 B. H2CO3
H2O+CO2
C. CO2+C2CO D. 2KClO3
3KCl+2O2↑
下列實驗中,顏色變化不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
A. 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
B. 將空氣中燃著的硫伸入氧氣中,火焰由淡藍色變為藍紫色
C. 在滴加酚酞溶液的蒸餾水中再滴加濃氨水,液體由無色變為紅色
D. 把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紙花由紫變紅
查看答案下圖是元素X的一種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是非金屬元素
B. 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
C. 該粒子最外層電子數已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D. 該粒子可表示為X-
查看答案下列對分子、原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溫度越高,分子體積變大
C. 干冰升華時分子間的間隔不變
D. 分子不同,性質不同
查看答案物質X是一種可再生綠色能源,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X+3O22CO2+3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 C2H5OH B. CH3OH C. C2H4 D. C2H6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升學考試模擬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實驗室有一份碳酸鈉和硫酸鈉的混合粉末,為測定其中碳酸鈉和硫酸鈉的質量比,小冰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13.25g樣品中加入200g稀硫酸后,生成氣體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
(3)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與13.25g樣品反應的稀硫酸中溶質質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
(4)a的數值是_________;
(5)混合粉末中碳酸鈉和硫酸鈉的質量比為_________;
(6)若要使最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10%,則需要向其中加入水的質量為____。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4g 13.25 4:1 119.3g 【解析】(1)上述實驗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2)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向13.25g樣品中加入20%稀硫酸后,生成氣體的質量為13.25g+200g-208.85g=4.4g,(3) 設與13.25g樣品反應的稀硫酸中...勇往直前學習小組的同學在進行酸堿的化學性質的實驗活動。同學們的實驗步驟如圖所示:
【收集證據1】(1)甲組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組實驗并不能充分證明氫氧化鈣能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是因為他們在加入稀鹽酸前忘記了滴入②________。取用氫氧化鈣時“用藥匙的柄把一端挑一點”的目的是③________。
【繼續實驗】為妥善處理實驗后所得到的廢液,同學們將試管內的溶液A、B混入同一廢液缸中,開始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出現了紅褐色沉淀,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同學們對無色濾液中的離子組成產生了興趣,進行繼續探究:
【提出問題】除Cl_外,廢液缸中還含有哪幾種離子?
【猜想與假設】小冰:H+、Ca2+、Fe3+ 小城:Ca2+、OH_ 小美:(2)________________
上述猜想中,小冰的猜想一定是錯誤的,不需驗證,理由是(3)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為得出結論,同學們設計了下圖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4)________的猜想是正確的,從而得出結論。
【總結與歸納】回顧整個實驗過程,可以歸納出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是與(5)_______(填物質類別)反應,同時還可歸納出:分析反應后溶液的離子組成時,除了有時可以依據溶液的顏色外,更多時候是根據兩種廢液混合后產生的(6)______________來推知某些離子的有無。
查看答案學習化學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明確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自然界中的兩種物質經過一系列反應就會制得堿E,不信?看看下面這個流程,已知F是貝殼的主要成分。(說明:用“一”表示兩物質能發生反應,用“→”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假設貝殼和草木灰中的雜質均不影響下列反應)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F.__________
(2)A和B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清液C和清液D混合后,會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流程中,對環境保護不利的一個步驟是步驟_______(填序號),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還有必要加以優化。
查看答案實驗室現有大理石、碳酸鈉、高錳酸鉀、稀鹽酸、火柴、坩堝鉗、棉花及以下儀器:
(1)小冰利用部分上述儀器和藥品可制取一種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__________,證明該氣體集滿的操作是將②_______的木條(填字母)③_________(填字母)。
A.帶火星 B.燃著 C.放在集氣瓶口 D.伸入集氣瓶內
(2)小城補充一種儀器①_______(填名稱),并利用上述部分儀器和藥品可制取氧氣,請你幫他將裝置圖補充完整②_______。用圖中方法收集該氣體時,導管口剛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立即收集,這是因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美利用剛才制得的氧氣進行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上① _______,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盛有剛制得的氧氣的集氣瓶中,這樣可以防止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放熱并②_______,使集氣瓶內壓強變③________,瓶內氧氣逸出損失。含量降低,影響實驗現象。
查看答案在化學學習中運用適當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是一些粒子結構示意圖,請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其平均分為兩類。
其中的—個分類標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含微粒為②_____(填字母);
(2)將數據進行圖表化總結,是化學學習中經常用到的方法。如圖所示,三種方法各有優勢:
請你模仿圖1和圖2,將圖3表格所表示的內容在答題卡分別以柱狀圖和餅狀圖的形式大略地呈現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
從微觀角度探析宏觀的變化是化學學習的特點之一,請據表回答:
(1)乙中的微觀過程對應甲中的實驗______(選填“一”或“二”);
(2)請你將乙中的B圖缺少的粒子補全①______;在此過程中發生改變的粒子是②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升學考試模擬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
A. 氯化鈉配制生理鹽水 B. 用鎢做燈絲
C. 用氮氣做氣體肥料 D.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C 【解析】A、氯化鈉可以用來配制生理鹽水,正確;B、鎢的熔點較高,可以用來做燈絲,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正確;C、植物生長需要氮肥,氮肥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而氮氣是以單質形式存在的,故不可用氮氣做氣體肥料,錯誤;D、活性炭能吸附顏色和異味,故可用于防毒面具,正確。故選C。 點睛: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中華民族的創造力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下列事例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活字印刷 B.
鐵的冶煉 C.
糧食釀酒 D.
燒制瓷器
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新學期伊始,推遲到校時間的好政策惠及全省學生。讓媽媽有更充足的時間為我們準備豐盛而充滿愛的早餐!下列早餐常見的食物中,主要富含糖類的是( )
A. 水煮雞蛋 B.
大米粥 C.
熗拌西蘭花 D.
香煎牛排
某石油化工廠化驗室的實驗員用 15%的氫氧化鈉溶液洗滌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欲計算出一定量石油產品中所含H2SO4的質量,你覺得應該選擇實驗序號_______的數據。
(2)若一定量石油產品中殘余硫酸的質量為 100g,請計算該殘余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
查看答案某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 NaOH 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同學們開 始實驗探究。
【猜想假設】猜想 1:該溶液沒有變質,為 NaOH 溶液。 猜想 2:該溶液全部變質,為Na2CO3溶液。
猜想 3:該溶液部分變質,為_______。
【設計方案】請你完善下表幾組同學探討的設計方案:
實驗操作 | 可能出現的現象與結論 | 同學評價 | |
第 1 組 | 若溶液變紅,則猜想 2 不成立 | 第 2 組同學認為:此方 案結論不正確,理由是___ | |
第 2 組 | 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 應 方 程 式:____________ , 則猜想 1 不成立 | 第 3 組同學認為:此方 案還不能確定猜想 2 還 是猜想 3 成立 | |
第 3 組 | 第一步 第二步 | 若 濾 液 不 變 紅 ,則 猜 想 2 成 立;若濾液變紅,則猜想 3 成 立 | 第 1 組同學認為:不需 過 濾 也 能 達 到 實 驗 目 的,更簡單的操作方法 是:_________ |
【探究實驗】綜合各小組的方案后,動手實驗。
【結論】NaOH 溶液易與空氣中CO2反應而變質,所以 NaOH 溶液要_______保存。
【反思】實驗結束后,還有同學認為,第 2 組同學的CaCl2溶液可換成Ca(OH)2溶液,同樣也能完 成本實驗,你是否贊成 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