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 | 白磷 | 木材 | 酒精 | 木炭 | 紅磷 | 無煙煤 |
著火點℃ | 40 | 250~330 | 558 | 320~370 | 240 | 700~750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內容 |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測定導電性 | 氯化氫的水溶液:導電性良好 | 氯化氫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
氯化氫的甲苯溶液:不導電 | 氯化氫的甲苯溶液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 |
與鎂作用 | 氯化氫的水溶液: ① ① | 化學方程式: ② ②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
氯化氫的甲苯溶液:沒有明顯現象 | 氯化氫的甲苯溶液沒有解離出氫離子 | |
與固態碳酸鈉作用 | 氯化氫的水溶液:產生氣泡 | 化學方程式: ③ ③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
氯化氫的甲苯溶液: ④ ④ | 氯化氫的甲苯溶液沒有解離出氫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比較項目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氣法 |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 CO2氣體生成和從水面逸出的速率遠大于其溶解和與水反應的速率 | CO2密度比空氣大, 不與空氣發生反應 不與空氣發生反應 . |
收集過程分析 | 集滿現象: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 . |
“驗滿”分析:因氣體無色,故集滿與否較難確定.即便用燃著木條移近容器口火焰熄滅,也難以證明空氣完全排盡. |
向收集到的CO2集氣瓶內倒入等體積適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蕩 |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短. | 先渾濁后變澄清所需時間較長. |
由上述實驗可得結論 | ①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②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較純凈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較純凈 . |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硫酸濃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氣體體積(mL) | 35 | 47 | 55 | 51 | 42 |
試管編號 | A | B | C | D | E |
溫度(℃) | 40 | 50 | 60 | 70 | 80 |
現象和 比較 |
有少量氣泡 | 氣泡比A號試管多 | 氣泡明顯比B號試管多 | 大量氣泡產生,與常溫用鹽酸反應相似 | 反應激烈,迅速產生大量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下表是在通常情況下,各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