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前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內氣體總體積 |
25mL | 22mL |
分析 (1)根據氧氣的助燃性來考慮;
(2)根據裝置內壓強的變化考慮;
(3)紅磷過量,能將瓶內的氧氣全部消耗掉;
(4)紅磷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
(5)由實驗條件可推出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使封閉空間的氧氣充分反應;
(6)根據反應前后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變化,以及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注意事項回答.
解答 解:(1)由于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集氣瓶里的氧氣消耗完了,或氧氣的含量少了,都能使紅磷熄滅;故填:集氣瓶中的氧氣被耗完;
(2)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水沿著導管被壓入集氣瓶內,并進入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故填: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3)進入的水的體積即為消耗的氧氣體積,說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填: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4)磷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5)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使封閉空間的氧氣與銅絲充分接觸,使空氣中的氧氣與銅絲充分反應;故填:使氧氣與銅絲充分接觸;
(6)反應前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為25mL,反應后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為22mL,則氧氣的體積為3mL,則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frac{3mL}{25mL}×100%$≈12%<21%.故填:<.
點評 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要注意測定原理、實驗關鍵、現象和結論、裝置的評價和改進等內容的考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省級聯考】河南省2017屆九年級5月調研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有關實驗現象敘述錯誤的是
A. 將二氧化碳通入燃著的兩支高低不同蠟燭的燒杯中,蠟燭自低以高依次熄滅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 用黃銅片(銅鋅合金)和銅片相互刻畫,黃銅片上留有劃痕
D. 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7屆九年級5月中考押題卷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根據下列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A可證明水由氫、氧元素組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2)實驗B紅磷燃燒后,冷卻到室溫,打開彈簧夾,發現集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于原氣體體積的1/5,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實驗C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7屆九年級5月中考押題卷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區別下列各組物質,選用的方法或試劑正確的是
選項 | 物 質 | 方法或試劑 |
A | 空氣、氧氣和氮氣 | 燃著的木條 |
B | 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 酚酞溶液 |
C | 稀鹽酸和稀硫酸 | 氧化鐵 |
D | 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 | 稀鹽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八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譽為當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而80年代以高技術群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并列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這都充分說明了材料對人類的重要性。下列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物品的是( )
A. 塑料水杯 B. 滌綸外套
C. 木頭娃娃 D. 橡膠雨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