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能直接構成物質
C.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D.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混合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貴州省遵義市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加反應)放人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句容市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化學反應R+2HCl RCl2+H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R可以是Zn B.因生成氣體,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D.R若是Fe,則反應前后溶液顏色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句容市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SO2 B.Na2O2 C.O2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初三元月調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在常溫、常壓下,用一定質量的鎂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測定鎂的相對原子質量。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盛放鎂條的隔板有小孔,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氫氣的體積為V。已知本實驗條件下,氫氣的密度為ρ。
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①連接儀器后,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可觀察到乙中稀硫酸進入裝置丙中;③當丙中無氣泡產生,立即讀取量筒戊中水的積,即為反應生成氫氣的體積;④裝置中的空氣對實驗結果無影響;⑤利用該實驗原理,還可以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量。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8分)生活中常遇見銅制品生銹的情況;顒诱n上,同學們設計實驗對銅銹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一:驗證銅銹的組成
【查閱資料】
① 銅銹為綠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② 白色的硫酸銅粉末遇水能變為藍色。
③ 碳不與稀硫酸反應。
④ 氧化銅為黑色固體,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
【進行實驗1】
同學們設計了下圖所示裝置并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 按上圖組裝儀器,裝入藥品。 ② 加熱銅銹,直至不再有氣體產生,停止加熱。 | 綠色固體變為黑色;硫酸銅粉末變為藍色;燒杯中液體變渾濁。 | 加熱銅銹生成的物質有_____;銅銹由_____元素組成;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
③ 冷卻后,向試管中固體加入適量稀硫酸,稍加熱。 | 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為藍色。 |
探究活動二:探究銅生銹的條件
【進行實驗2】
同學們進行了下面的4個實驗,每天觀察一次現象,一段時間后,發現只有實驗4中的銅絲生銹了,且與水接觸的部分生銹更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鈉元素對人類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1)在元素周期表中,鈉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鈉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其一個原子中質子數為 。
(2)人體所需的鈉元素主要來源飲食中的氯化鈉。氯化鈉由 構成;從海水中獲取粗鹽采取的方法是 (填“冷卻”或“蒸發溶劑”)。
(3)過氧化鈉(Na2O2)可用在潛水、航天等缺氧場合,是因為它能將人體呼出的CO2轉化為O2,同時生成碳酸鈉。
①過氧化鈉屬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化合物
②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煤 B.二氧化碳 C.稀鹽酸 D.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平谷區九年級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空氣中體積分數約為78%的氣體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