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湯姆森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
【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
【進行實驗】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做法如圖:
【收集證據】通過顯微鏡360度轉動,觀察閃光可觀察到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猜想與假設】α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釋與結論】
(1)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2)1μm金箔包含了3 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經歷了三個過程,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以下的 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稀有氣體的下列用途,分別利用了哪項下列性質?請用字母序號填空:
(1)燈泡里充入氬氣_______;(2)用氦氣充填氣球或汽艇_______ _ ;
(3)用于制造霓虹燈____ _;(4)電焊金屬時用氬氣做保護氣_ __。
A.一般不跟其它物質反應 B.密度比空氣小C.通電時會發出有色的光 D.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被用來歌頌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請回答:
(1)詩句“蠟炬成灰淚始干”說明
(提示:從變化的角度)
(2)觀察蠟燭燃燒,說說你看到了哪些現象?(至少說出三條)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核。1911年,科學家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時發現三種實驗現象: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原因是α粒子途經金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稍微改變了運動方向。
(2)大多數α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原子中的質子數與中子數一定相等
B.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在原子中不存在帶電荷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鑒別分別盛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三瓶氣體,應選用的方法是( )
| A. | 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 B. | 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 C. | 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 D. |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在水、金剛石和氯化鈉3種物質中,由原子構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某粒子結構示意圖為,若該粒子帶有1個單位負電荷,則X=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