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要正確分析這一現象,須從石蠟的物理性質進行思考;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火焰可分外焰、內焰、焰心三層,由于火焰的最外溫度最高,故火柴梗的兩邊最先碳化;
(3)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底部出現了大量黑色物質,發現了問題,應該反復實驗,來探究黑色的物質的成分;也可以查閱資料、或與同學討論、或咨詢老師,來解決自己發現的問題,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則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也不符合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4)根據本題可用假設法,結合提出的問題根據蠟燭蒸氣易液化,一氧化碳不易液化進行分析解答本題.
解答 解:(1)如果石蠟溶于水,它會溶于水中,變成溶液,而不會浮在水面,如果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可能會沉入水底,故可判斷石蠟難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
(2)由于外焰燃燒的最為充分,因此此處的溫度最高,所以火柴梗的a處先變黑.
故答案為:a;外焰;
(3)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實驗現象,就是進行對比實驗,做法正確.不合題意;
B、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成分,符合科學探究的過程,做法正確,不合題意;
C、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就是沒有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做法錯誤,符合題意;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就是咨詢老師,做法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4)①因為一氧化碳氣體不易液化,燃燒時產生藍色火焰,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因此玻璃導管中沒有明確現象;故如果觀察到玻璃導管中沒有明確現象,導管口有藍色火焰現象,則貝貝的猜想正確;
②如果芳芳的猜想正確,蠟燭受熱后產生的石蠟蒸氣到導管里時冷卻,又可凝成石蠟,故玻璃導管中有凝固的石蠟,導管口沒有明顯現象,則證明芳芳的猜想正確;
③如果上述兩種現象都有,即玻璃導管中有凝固的石蠟,導管口有藍色火焰,則證明婷婷的猜想正確.
答案:
(1)。
(2)a;外焰;
(3)C;
(4)導管口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壁看不到冷凝的固體;
導管口不能點燃,去掉毛巾,導管內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體;
導管口能點燃,但火焰較小,去掉毛巾,導管內壁可看到有冷凝的固體.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在學習時應注意把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驗現象相聯系,更好地應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