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取CO2的實驗中,小剛發現選用不同的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時,CO2的產生速度有差異。經思考后,小剛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及記錄表。請你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組 | 溫 度(℃) | 石灰石 | 稀 鹽 酸 | |||
質量(g) | 顆 粒 | 體積(ml) | 質量分數(%) | |||
① | 20 | 5 | 大 | 20 | 5 | |
② | 20 | 5 | 小 | 20 | 5 | |
③ | 20 | 5 | 小 | 20 | 10 |
(1)實驗組①②探究的是石灰石和稀鹽酸的反應速度與______________的關系。
(2)探究大理石和稀鹽酸的反應速度與稀鹽酸質量分數的關系,應選擇的實驗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3)如圖1所示,小剛發現該裝置有一處需要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改進后,檢驗該集氣瓶是否已收集滿CO2,小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要判斷實驗中產生的CO2速度,表格中最后一列需填寫收集滿一瓶CO2所需要的___________。 寫出該反應中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剛提出:圖1裝置也可以用來制取氧氣,并可以測定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在探究過程中,小剛查閱資料得出的結論是: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應在30%~50%之間。這時小紅同學提出:能否使實驗數據更加具體和準確些?小剛和小紅經過討論,進行4次實驗,收集了4瓶氧氣,得到的現象如圖所示:
這時,小剛脫口而出:“氧氣約占36%時就是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最低體積分數”,而小紅立即反對,你認為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為:_______(填百分數且實驗數據取整數)。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8周教研聯盟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的相關信息,請認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俄國的化學家_____________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數為5的元素的名稱是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周期。
(3)在化學反應中,原子序數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號是________。
(4)如圖是溴元素(B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那么,其中n為______,分析氟原子和溴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析,可以發現:由于氟原子和溴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5)對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許多規律,如在同一周期,從左到右,核外電子數依次遞增。請再總結出其它規律,并寫出其中一條: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竹子是“有節、中空、四季常綠”的植物(如圖所示)。同學們對竹子中的氣體成分展開了探究,測定其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氣體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氣體成分含有_____。
(1)收集竹子中的氣體。
小華提出:將一節竹子浸沒在水中,在竹子上鉆孔,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小剛提出:可用注射器從竹子中抽取氣體。
大家認為兩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為A、B兩組,在相同條件下,A組采用小華的取氣方法,B組采用小剛的取氣方法,分別完成下面的實驗。
(2)檢驗氣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向所取得氣體中加入: _____ | _____ | 有二氧化碳 |
(3)測定氧氣含量。
(查閱資料)紅磷的著火點為240℃,白磷的著火點為40℃。
(設計實驗)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來測定氧氣含量。
(進行實驗)按上述兩個方案進行多次實驗。
(反思與評價)
a.實驗中磷的量應為足量,原因是_____。
b.兩個方案的實驗測定結果不同,大家經討論后一直認為方案_____(選填“一”或“二”)測定結果比較準確。原因是_____
c.經過A、B兩組同學將收到的氣體盡管都用比較準確的方案實驗,但A的誤差較大,小剛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與水發生了化學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①空氣②氧氣③高錳酸鉀④蒸餾水⑤金剛石⑥生石灰⑦石油等7種物質中,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
A. ①④⑦是混合物 B. ③⑥是化合物 C. ②④⑥是氧化物 D. ②⑤是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水北中學、河頭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三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在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時,錯把高錳酸鉀當成二氧化錳混入氯酸鉀內,出現的情況是
A. 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的量不變 B. 生成氧氣的量不變
C. 反應速率加快,生成氧氣的量增加 D. 反應速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水北中學、河頭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三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或生活中的事例,屬于緩慢氧化反應的是:
A.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B. 金屬銹蝕
C. 夏天,倉庫中的化肥受熱分解 D. 工業煉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玉溪市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題文)(1)含磷洗衣粉中含有Na5PxO10,其洗滌廢水的任意排放會污染環境,已知在上述化合物中磷的化合價為+5,則x應為____________。
(2)由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鐵的氧化物中鐵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3,則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揚州江都國際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一些實驗事實推理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號 | 實驗事實 |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
A |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 反應物濃度 |
B |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 反應溫度 |
C | 雙氧水在常溫下緩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 有、無催化劑 |
D | 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 反應物的種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