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請根據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②的名稱分別是 、 .
(2)實驗室通常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氫來制取氧氣,是因為這三種物質里含有 .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因為氧氣 ,所以可用C裝置來收集,收集完氣體后發現水槽中的水變為紫紅色,原因是 .
(4)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二氧化錳(不溶于水的固體粉末)在該反應中可以重復使用,理由是 ,實驗結束后可采用 的方法,予以回收利用.
氧氣的制取裝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氧氣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和題中所指儀器的作用進行分析;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進行分析; (3)根據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進行分析; 根據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進行分析; 根據氧氣的物理性質和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正確操作進行分析; (4)根據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通過過濾、干燥可以回收不溶于水的固體進行分析. |
解答: | 解:(1)通過分析題中所指儀器的名稱可知,①是鐵架臺,②是集氣瓶;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實驗室通常高錳酸鉀、氯酸鉀、過氧化氫來制取氧氣,是因為這三種物質里含有:氧元素;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4)二氧化錳在反應中作催化劑,能夠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實驗結束后可采用過濾、干燥的方法,予以回收利用. 故答案為:(1)鐵架臺,集氣瓶; (2)氧元素; (3)A,2KMnO4 (4)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過濾,干燥. |
點評: | 本題考查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方法、裝置的選擇,屬于基礎性的綜合題,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驗基礎知識.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 |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 |
| B. | 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生成黑色物質 |
| C. |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 D. | 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生成五氧化二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石蕊染成的四朵干燥的紫色小花。
上面實驗:(I)現象_______;說明___________;(II)現象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_;(III) 現象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IIII)現象_______;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鈦(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點高、抗腐蝕性等優良性能,被譽為“未來金屬”.鈦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鈦酸亞鐵(FeTiO3).冶煉金屬鈦時,主要發生以下兩個反應: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
Ti+2MgCl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 | 鈦酸亞鐵中Ti顯+3價 |
| B. | ①式中“X”的化學式為FeCl2 |
| C. | 冶煉得到的單質Ti的質量與2FeTiO中Ti中Ti元素的質量相等 |
| D. | 反應②需在氬氣環境中進行,這里氬氣作催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構成物質的粒子關系如圖一所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如圖二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一可知,X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原子構成的是 ,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的粒子是 (填名稱).
(3)圖二實驗可證明水的組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可以用 來檢測b玻璃管中生成的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在做過濾操作時,在老師給他的儀器中,他認為還缺少一種
,其中老師給的儀器主要有:漏斗、燒杯、濾紙、鐵架臺,那么他認為缺少的儀器是( )
A.小燒杯 B.玻璃棒 C.藥匙 D.長頸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