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
A. 向飽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 向一定量的鹽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不斷滴入氫氧化鋇溶液至過量
C. 電解水
D. 向盛有一定量稀鹽酸的燒杯中不斷滴入 NaOH 溶液至過量
D 【解析】A、向飽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氧化鈣和水反應會消耗水,使溶劑質量減少、溶質析出,質量減少,在反應過程中會放出熱量,氫氧化鈣溶解度變小,溶液質量減少,當溫度恢復到原來的溫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質量會有所增加,然后再不變,錯誤;B、當加入氫氧化鋇溶液后會產生沉淀,錯誤;C、電解水過程中,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1:8,錯誤;D、向盛有一定量稀鹽酸的燒杯中不斷滴入 NaOH 溶液...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大豐亭湖區2018屆九年級4月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離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Mg2+、Cl-、 Na+、 Ag+ B. K+、 Na+、 Cl-、 NO3-
C. K+、 Na+、 CO32-、 H+ D. NH4+、Ba2+、OH- 、SO42-
B 【解析】A、Cl-、Ag+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氯化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錯誤;B、K+、 Na+、 Cl-、 NO3-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確;C、CO32-、 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NH4+、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和氨氣,不能大量共存,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招生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我們常通過對比實驗來獲得信息。根據下圖所示三個對比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A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燒,這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
(2)實驗B中,通過試管b和試管__________內現象的對比,說明鐵釘銹蝕的條件之一是與水接觸;
(3)實驗C中,試管__________內剩余的Ca(OH)2粉末多。
與氧氣接觸 c 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知,(1)實驗A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燒,這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 ;(2)實驗B中,通過試管b和試管. c 內現象的對比,說明鐵釘銹蝕的條件之一是與水接觸;(3)Ca(OH)2粉末可與鹽酸反應,微溶于水。實驗C中,試管b內剩余的Ca(OH)2粉末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小明和小艷在實驗室配制石灰水時,小明同學將兩藥匙熟石灰樣品放入小燒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后發現燒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體,于是他認為熟石灰樣品已經變質。小艷同學不同意他的判斷,你認為小艷同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針對該熟石灰樣品的成分同學們展開了討論,請你參與討論并完成實驗報告。
【提出問題】熟石灰樣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學猜想是Ca(OH)2; 乙同學猜想是CaCO3;你認為是_____________。
【實驗與結論】請你通過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的熟石灰樣品于燒杯中,加適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 向濾液中加入適量_________溶液; 向濾出固體中加入適量_______溶液。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猜想正確 |
【拓展與應用】小組同學反思了熟石灰變質的原因,認識到實驗室應________保存熟石灰。
Ca(OH)2微溶于水 Ca(OH)2和CaCO3 酚酞或碳酸鈉溶液 稀鹽酸 溶液變為紅色或有白色沉淀產生 固體溶解,有氣泡產生 密封 【解析】【作出猜想】當氫氧化鈣部分變質時成分為Ca(OH)2和CaCO3。【實驗與結論】取少量的熟石灰樣品于燒杯中,加適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適量酚酞溶液,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鈣;向濾出固體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有氣泡冒出,說明樣品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1)2017 年金雞賀歲普通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一枚普通紀念幣。該紀念幣的產品外環為黃色銅合金,內芯為復合材料(鎳帶復合白銅)。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下列物質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復合白銅 B.銅絲 C.塑料
②制造高鐵需要大量使用鋁合金,工業上常通過在高溫下電解氧化鋁制取金屬 鋁(同時生 成一種氣體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中考快要到了,某同學為自己制定了下表所示的食譜:
①上述食譜中缺乏的營養素主要是______(填字母)。
A.糖類 B.蛋白質 C.維生素
②飲用加鈣牛奶,可以有效預防______(填字母)。
A. 貧血病 B.佝僂病 C.甲狀腺腫大
③下列幾種常見的飲料中,不含有機物的可能是(______)
A.果汁 B.礦泉水 C.牛奶 D.啤酒
(3)甘氨酸(CH2NH2COOH)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請將甘氨酸在人體內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補充完整:2CH2NH2COOH+3O2═CO(NH2)2+3H2O+3_____.
C 2Al2O34Al+3O2↑ C B B CO2 【解析】(1) ①根據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材料解答;②根據氧化鋁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生成鋁和氧氣解答;(2) ①根據不同食物提供的營養素分析解答;②根據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解答;③根據不同飲料中所含物質不同分析解答;(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分析解答。(1) ①A、復合白銅屬于金屬材料,錯誤;B、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整理歸納得出的一些規律合理的是( )
A. 溶液中的溶質可為固體、液體或氣體
B. 酸、堿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不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 物質能發生熱脹冷縮,是因粒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發生改變
A 【解析】A、溶液中的溶質可為固體、液體或氣體,正確;B、酸、堿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鹽酸中就不含有氧元素,錯誤;C、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部分鹽溶液也不能是酚酞試液變色,如硫酸銨,錯誤;D、物質能發生熱脹冷縮,是因為粒子間隔大小隨溫度改變而發生改變,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濕法煉銅 B. 玉石雕琢成玉器 C. 用糧食釀酒 D. 燒制陶瓷
B 【解析】A、濕法煉銅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錯誤;B、玉石雕琢成玉器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正確;C、糧食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錯誤;D、燒制陶瓷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初中部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B.秸稈發酵制沼氣
C.活性炭脫色 D.海水曬鹽
B 【解析】 試題分析: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活性炭脫色;海水曬鹽這三個變化都屬于物質的狀態和形態的改變,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18屆九年級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選項 | 實驗內容 | 操作或所用試劑 |
A | 鑒別鐵粉和木炭粉 | 觀察顏色 |
B | 除去N2中混有的02 | 通過足量灼熱的銅網 |
C | 除去銅中混有的氧化銅 | 加過量稀硫酸,過濾 |
D |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 將氣體先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足量 的濃硫酸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鐵粉和木炭粉均為黑色固體,用觀察顏色的方法不能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B、氮氣不能和銅反應,氧氣和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銅,通過足量灼熱的銅網,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設計合理;C、氧化銅能與過量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銅不與稀硫酸反應,再過濾、洗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設計合理;D、二...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