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南平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裝置: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組裝A裝置時,酒精燈應在固定試管之______(填“前”或“后”)放置.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宜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填裝置標號,下同),不宜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標號 藥品 | 甲 | 乙 | 丙 | 丁 |
大理石(mg) | 塊狀 | 塊狀 | 粉末狀 | 粉末狀 |
鹽酸(過量) | 稀鹽酸 | 濃鹽酸 | 稀鹽酸 | 濃鹽酸 |
①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②若要研究鹽酸濃度大小對反應快慢的影響,可選擇實驗甲與______(填實驗編號)對照.
③除鹽酸的濃度外,上述實驗研究的另一個影響反應快慢的因素是______.
④研究發現鹽酸的濃度越大,產生氣體越快.與甲比較,下列對丁分析正確的是______(填標號)
A.反應更劇烈 B.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更大 C.參加反應的大理石更多
(4)請從實驗原理、原料、發生裝置、操作等方面,闡述下列實驗中可以產生較平穩氣體的主要原因.
實驗目的 | 原料 | 發生裝置 | 主要原因 |
制取氧氣 | 粉末狀二氧化錳和稀過氧化氫溶液 | B |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天水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是中和反應
B.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pH大于7的溶液是堿溶液
D.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蜀學區瀆邊聯盟中考化學模擬試卷(3月份)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將鐵粉投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中,發現生成紅色固體物質的同時有較多的氣泡放出。這一現象激發起同學們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氣體?
(提出猜想)從物質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氣體可能是SO2、O2、H2。
(查閱資料)SO2易溶于水,能與NaOH反應,生成Na2SO3。
(方案設計)依據上述猜想,實驗小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學認為是O2,則檢驗方法是_____。
(2)乙同學認為是SO2,則只需將放出的氣體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中,稱量通氣前后洗氣瓶的質量。
(3)實驗小組同學合作設計了如圖1實驗方案,對提出的猜想進行驗證。
①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認為方案中的安全隱患是_____。
②丙同學認為:為確保安全,實驗前應先收集一試管氣體,用拇指堵住試管口,_____,若不發出尖銳的爆鳴聲,方可采用上面的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探究)經丙同學確認安全后,小組同學首先對裝置A進行稱量,再將收集到的氣體從a通入,過一會兒點燃B處酒精燈;一段時間后,發現表面含CuO的銅網由黑色變為光亮的紅色;停止通氣,再次稱量裝置A,發現質量無增減。
(實驗結論)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產生的氣體是_____。
(思維拓展)
(4)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物質(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5)寫出裝置B中所發生反應的方程式
(6)不通過稱量,如何判斷SO2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呢?
丁同學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發現試管內液面上升,就得出SO2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結論。其他同學認為這一方案不嚴謹,理由是_____。
(定量探究)該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對硫酸銅溶液進行定量探究。
A.量取100mL上述硫酸銅溶液,倒入放在電子天平上的燒杯中,然后加入20.00g鐵粉,充分攪拌,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稱量項目 | 稱量時間 | 質量/g |
燒杯 | 55.65 | |
燒杯+硫酸銅溶液 | 215.65 | |
燒杯+硫酸銅溶液+鐵粉 | 30s | 235.59 |
燒杯+硫酸銅溶液+鐵粉 | 60s | 235.45 |
燒杯+硫酸銅溶液+鐵粉 | 90s | 235.45 |
B.90s后,將燒杯中的物質經“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濾渣15.2g。
C.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7)請根據實驗現象和有關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加入鐵粉后,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原因是_____。
②計算上述硫酸銅溶液中CuSO4的質量分數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蜀學區瀆邊聯盟中考化學模擬試卷(3月份)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小文同學利用長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已知:甲酸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該微型實驗具有藥品用量少、清潔環保、操作簡單等優點
B. 燈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酒精燈火焰的溫度
C. A處發生的反應中,一氧化碳奪取氧化鐵中的氧,發生還原反應
D. A處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紅色粉末變成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的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間的包含與不包含關系,若最大圓圈代表純凈物,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①單質、③氧化物 B.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 ①單質、③化合物 D.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高臺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b_____
(2)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其中二氧化錳起_____作用。
(3)若選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時,發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
(4)若選用A裝置進行實驗,在實驗結束后,停止加熱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此時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你認為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當看到導氣管口_____再收集,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片_____(填正放、倒放)在桌面上。
(6)如圖所示裝置有多種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用排空氣法收集O2時,氣體應從裝置的_____端通入(填A或B)。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內先裝滿水,氣體從_____端通入(填A或B)。
(7)C裝置與B裝置相比,是將B裝置中的a換成了分液漏斗,分液漏斗的活塞可以控制液體滴加的速度,則C裝置與B裝置相比的優點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