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的裝置,有著諸多的用途。
(1)將此裝置倒置后,氣體從b端進入收集氣體,因該氣體的密度比空氣______(填“大”或“小”);
(2)若瓶中裝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_(填試劑名稱),先在__________(填“a”或“b”)端吸氣,后在另一端呼氣,能比較出呼出氣體和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低;
(3)若在該裝置中加入少量水,用于病人輸氧,該裝置在病人輸氧時可發揮的作用有__________(填序號)。
①驗證輸出氣體是否為氧氣 ②便于觀察是否有氧氣 ③便于觀察輸氧的快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水從液態變成氣態時,分子間隔變大
B. 愛護水資源就要節約用水和防止水體污染
C.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D. 如果將水樣蒸干后有固體殘留,這種水樣中一定含有雜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7屆九年級一;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呼吸作用 B. 蠟燭燃燒 C. 干冰升華 D. 生石灰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描述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
A. 氯酸鉀是白色固體
B. 鐵塊熱脹冷縮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D. 鋁絲能彎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沛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容積為700mL,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為100mL,實驗開始前量筒200mL,實驗結束后量筒中水的體積為100mL。
(1)用力將預先加熱過的玻璃棒按下與白磷接觸,觀察到白磷燃燒時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整個實驗過程中,量筒內水面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
(2)將步驟(1)后的集氣瓶內氣體換成等體積的混合氣體(該混合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為1%,氮氣體積分數為99%),再次實驗,發現白磷不能被點燃。由此可知,在所有操作均規范的情況下,步驟(2)實驗所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理論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該實驗測得氧氣體積是_____mL。
(3)已知氧氣密度為1.4g/L,每31g白磷燃燒需要消耗40g氧氣,若操作中要盡量消耗完瓶中的氧氣,求完成此實驗至少需要白磷_________克。(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請回答:
(1)在實驗室,固體藥品存放在_______________;
(2)用量筒讀數時,視線應__________________,若仰視,則讀數_____實際體積(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底部應預先放水或沙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Na、Na+ 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
④質量幾乎相等 ⑤質子數相等 ⑥Na+ 比Na穩定
A. ①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甲、乙、丙三種氣體均為空氣的組成之一。甲、丙氣體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沒有明顯變化;將黑色固體丁灼燒至發紅,伸入甲、丙混合氣體中,丁充分燃燒生成一種新的氣體乙。丁燃燒結束后,測知甲氣體已全部耗盡;將乙、丙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混濁。已知丙氣體占空氣的體積分數約為4/5,試回答。
(1)四種物質的名稱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_。
(2)寫出丁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泡騰片”放入水中,有無色氣體產生。小紅同學建議,可以用石灰水鑒定一下氣體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這個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設 B. 交流評價 C. 設計實驗 D. 作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