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是一種金屬元素,M2+與其它幾種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見下表:根據以上信息,判斷下列反應肯定不能發生的是( )
A. M+HCl B. MSO4+Ba(NO3)2 C. MO+H2SO4 D. M(OH)2+NaCl
D 【解析】A、未說明M的活潑性, M可能與鹽酸反應,不符合題意;B、MSO4與Ba(NO3)2,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物,符合復分解反應的條件,不符合題意;C、根據酸的性質可以知道金屬氧化物可以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不符合題意; D、M(OH)2不溶于水,堿與鹽反應時必須都是可溶物,不能反應,符合題意。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二學期3月信息反饋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依據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分離CaO和CaCO3的混合物 | 加水充分溶解后,過濾 |
B | 鑒別NaOH和Ca(OH)2溶液 | 加適量Na2CO3溶液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 | 通過堿石灰(NaOH和CaO) |
D | 檢驗NaCl中含有Na2CO3 | 加水溶解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加水溶解,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無法得到氧化鈣,錯誤;B、氫氧化鈉不與碳酸鈉反應,無現象,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正確;C、二氧化碳能與堿石灰反應,無法得到二氧化碳,錯誤;D、氯化鈉和碳酸鈉都易溶于水,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死灰復燃 B. 杯弓蛇影 C. 冰消雪融 D. 鐵柞磨針
A 【解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 反之,則是物理變化。有新的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杯弓蛇影、冰消雪融 、鐵柞磨針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陽江市畢業生學業考試模擬試卷(一)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酒后駕駛分兩種:酒精含量達到20 mg/100 mL但不足80 mg/100 mL,屬于飲酒駕駛;酒精含量達到或超過80 mg/100 mL,屬于醉酒駕駛。請回答下列問題:
(1)飲酒會使人的判斷能力下降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某人飲酒后駕車,被交警發現,經測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98毫克,屬于____駕駛。
(2)乙醇(CH3CH2OH)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C∶H∶O=____。
(3)乙醇(CH3CH2OH)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醉酒 12∶3∶8 52.2% 【解析】(1)酒精含量達到或超過80mg/100mL,屬于醉酒駕駛,現在駕駛員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98毫克,大于80mg,屬于醉酒駕駛; (2)乙醇(CH3CH2OH)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12×2)∶(1×6)∶16=12∶3∶8; (3)乙醇(CH3CH2OH)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100%≈52.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陽江市畢業生學業考試模擬試卷(一)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根據如表回答問題
溫度(℃) | 20 | 4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 (g/100g水) | NaCl | 36.0 | 36.6 | 37.0 | 37.3 | 38.4 |
NH4Cl | 37.2 | 45.8 | 50.4 | 55.2 | 65.6 | |
KNO3 | 31.6 | 63.9 | 85.5 | 110 | 169 |
(1)5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______ g
(2)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經過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體。
① A溶液為____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② 對以下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_________(選填編號)
a.A到B的過程中,溶質質量沒有改變 b.B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69:100
c.A溶液的質量等于222g d.開始析出KNO3固體的溫度在60℃至80℃之間
37.0 不飽和 a d 【解析】本題考查了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判斷和溶解度的概念。 (1)5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7.0g, 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37.0g; (2)①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經過操作,得到102gKNO3固體,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7g, A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31.6g+102g=133.6g,溶劑質量是120g,80℃時,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陽江市畢業生學業考試模擬試卷(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及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基本類型都正確的是( )
A. 赤鐵礦冶煉生鐵:Fe2O3+3CO2Fe+3CO2 置換反應
B. 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 NaOH+CO2═Na2CO3+H2O 復分解反應
C. 電解水測定水的組成:2H2O═2H2↑+O2↑ 分解反應
D. 一氧化碳作燃料:2CO+O22CO2 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向盛有一定質量稀鹽酸的燒杯中逐漸加入石灰石,產生氣體質量與石灰石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恰好完全反應后稱的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為108.1g,根據關系圖分析并計算:
(1)稀鹽酸完全反應時,產生CO2氣體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
(2)該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0.1mol 7.3% 【解析】(1)由圖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故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是4.4gg/mol=0.1 mol; (2)設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鹽酸的質量為x CaCO3+2HCl == CaCl2+H2O+CO2↑ 73 44 x 4.4g = 求得x=7.3g 反應前稀鹽酸的質量為108.1g+4.4g-12.5g=100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調研初三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 探究NaOH固體溶于水的能量變化 B.
排水法收集氧氣
C. 檢查氣密性 D.
鐵在氧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良好的生活習慣,從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
A. 通過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來降低空氣中PM2.5的含量
B. 將廢舊電池掩埋到土壤里
C. 在外面吃飯,使用一次性碗筷
D. 解決“白色污染”問題,可將廢棄塑料焚燒處理
A 【解析】A、焚燒秸稈容易產生大量的污染物,通過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可降低空氣中PM2.5的含量,正確;B、廢舊電池掩埋到土壤里,會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錯誤; C、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要砍掉大量樹木,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錯誤;D、將廢棄塑料焚燒處理,能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