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對下列四個實驗都設計了兩種方案,兩種方案均合理的是
選項 | A | B | C | D |
實驗目的 | 鑒別硬水和軟水 | 鑒別硫酸銨和磷礦粉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氣 |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鎂 |
方案l | 觀察顏色 | 觀察顏色 | 通過濃硫酸 | 靜置,然后過濾 |
方案2 | 加肥皂水 |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 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過濾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硬水和軟水的區別在于所含的鈣鎂離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來區分硬水和軟水,加入肥皂水,若產生泡沫較多,則是軟水,若產生泡沫較少,則是硬水;硬水和軟水均為無色液體,用觀察顏色的方法不能鑒別,錯誤;B、磷礦粉為灰白色固體,硫酸銨為白色固體,用觀察顏色的方法可以鑒別;加熟石灰粉末研磨,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是硫酸銨,無明顯變化的是磷礦粉,可以鑒別;實驗方案均正確。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能...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中學生應該有一定的安全意識。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鮮 B. 加油站內禁止接打手機
C. 熄滅酒精燈時,用嘴吹滅 D. 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注入濃硫酸中
B 【解析】A、甲醛可以破壞蛋白質的結構,故不能用甲醛浸泡海鮮,錯誤; B、接打手機可能產生電火花,故加油站內禁止接打手機,正確; C、熄滅酒精燈時不能用嘴吹滅,應該用燈帽蓋滅,錯誤; D、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的注入水中,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溶液,不外加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是
A. NaOH、Ba(NO3)2、NaCl、MgSO4 B. NaOH、FeCl3、HCl、HNO3
C. Na2CO3、NaCl、Na2SO4、Ba(OH)2 D. Na2CO3、HCl、BaCl2、NaCl
D 【解析】A、組內四種物質兩兩混合,硫酸鎂與氫氧化鈉和硝酸鋇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但是其余兩種物質混合均為明顯現象,故不加其他試劑無法鑒別,錯誤; B、FeCl3是黃色溶液,首先可以鑒別,氯化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由紅色沉淀生成,可以確定氫氧化鈉,稀鹽酸和硝酸無法鑒別,錯誤; C、氫氧化鋇可以與碳酸鈉和硫酸鈉反應生成表示沉淀,可以確定氫氧化鋇,碳酸鈉和硫酸鈉、氯化鈉無法鑒別,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銀的性質描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 銀白色固體 B. 不易與氧氣反應
C. 具有優良的導電性 D. 良好的延展性
B 【解析】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直接表現出來的性質;瘜W性質是指物質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A、銀白色固體,顏色,狀態屬于物理性質;B、不易與氧氣反應,穩定性屬于化學性質;C、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D、良好的延展性,延展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B。 點睛∶物質常見的物理性質有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物質常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蘇馬蕩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N點對應的是物質A在t2℃的__________(“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加熱C的飽和溶液,出現渾濁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除去A中少量的B,步驟是:加水溶解,蒸發濃縮,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4)t1℃時,將A、B、C各8 g分別加入盛有50g水的燒杯中, 充分溶解,測得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w(A) 、w(B) 、w(C),則三者之間的大小關系是______。
不飽和 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降溫結晶(冷卻結晶) w(A)= w(B)>w(C) 【解析】本題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1)N點在A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下方,所以N點對應的是物質A在t2℃的不飽和溶液; (2)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加熱C的飽和溶液,出現渾濁現象; (3)A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蘇馬蕩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草酸(H2C2O4)是一種有機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廣泛分布于植物、動物和真菌中,并在不同的生命體中發揮不同的功能。下列有關草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g B. 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32
C. 草酸分子由8個原子構成 D. 向草酸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呈紅色
B 【解析】A、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寫,錯誤;B、草酸中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2):(16×4)=1:32,正確;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一個草酸分子由1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和4個氧原子,共8個原子構成的,錯誤;D、草酸(H2C2O4)是一種有機酸,其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NaHCO3是一種重要的鹽,設計實驗探究其性質。
(1)向NaHCO3溶液中,滴入稀鹽酸,有氣泡冒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按下圖所示裝置實驗,充分加熱后,試管中留下的白色固體只有Na2CO3,并觀察到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寫出NaHC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要除去Na2CO3固體中混有的NaHCO3,可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加熱 【解析】本題考查了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 (1)NaHCO3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2)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2NaHCO3 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 水結成冰 B. 木柴燃燒 C. 鐵絲彎曲 D. 玻璃破碎
B 【解析】A、水結成冰的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木柴燃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鐵絲彎曲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玻璃破碎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練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手機、手提電腦中使用的鋰電池是新型高能電池,其電池內的某個反應可表示為Li+MnO2=LiMnO2。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反應中MnO2是催化劑 B. 反應前后Mn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 生成物LiMnO2為氧化物 D.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D 【解析】A、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題中的電池的反應中MnO2是反應物,不是催化劑,錯誤;B、在二氧化錳中錳元素顯+4價,在LiMnO2中錳為+3價,反應前后錳元素的化合價改變,錯誤;C、在氧化物中只含有兩種元素,LiMnO2中有三種元素,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錯誤;D、化合反應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該反應符合化合反應的定義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