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無色酚酞試液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 |
B. | 用水鑒別硝酸銨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 | |
C. | 用燃著的木條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氣體 | |
D. | 用過量Na2CO3溶液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鹽酸 |
分析 A、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實際上就是檢驗在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鈉.
B、根據硝酸銨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的溫度變化,進行分析判斷.
C、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D、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 解:A、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均顯堿性,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用酚酞試液無法檢驗,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硝酸銨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分別吸熱、放熱,使溶液溫度分別降低、升高,用水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稀鹽酸和CaCl2溶液均能與過量Na2CO3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解題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子數為10 | B. | 相對原子質量為20.18 | ||
C. | 屬于金屬元素 | D. | 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拉瓦錫測定空氣的成分: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化合反應 | |
B. | 小蘇打用于治療胃酸過多:Na2CO3+2Cl═2NaCl+H2O+CO2↑ 中和反應 | |
C. | 比較鐵和銀的金屬活動性:Fe+2AgCl═FeCl2+2Ag 置換反應 | |
D. | 工業制取二氧化碳: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一定是酸溶液 | |
B. | 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酸與堿的反應 | |
C. | 堿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所以堿溶液能吸收CO氣體 | |
D. | 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生改變,所以分子種類發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甲的質量/g | 乙的質量/g | 丙的質量/g | 丁的質量/g | |
反應前 | 64 | 10 | 1 | 16 |
t時刻 | 32 | a | ||
反應后 | 0 | 54 | b | 0 |
A. | 乙和丙為生成物 | |
B. | 該反應方程式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2 | |
C. | b等于37 | |
D. | a等于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