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編號 | 活性炭純度 | 活性炭的用量(克) | 消失時間(秒) |
1 | 80% | 1.0 | 60 |
2 | 9.0 | 45 |
分析 進行對比試驗時要確定好常量和變量;
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判斷實驗結論;
活性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色素和異味.
解答 解:要完成本實驗,實驗標號2中活性炭的純度應該為80%,這樣便于得出科學的結論.
故填:80%.
(1)該探究過程得出的結論是:在其他量相同的條件下,活性炭的量越多,吸附效果就越好.
故填:在其他量相同的條件下,活性炭的量越多,吸附效果就越好.
(2)說明書中寫到“切勿靠近高溫”,原因是活性炭具有可燃性,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 $\frac{\underline{\;點燃\;}}{\;}$CO2.
故填:可燃性;C+O2 $\frac{\underline{\;點燃\;}}{\;}$CO2.
(3)假設:活性炭的吸附性和活性炭的純度有關;
實驗方案:取容積相同的集氣瓶,收集滿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并進行編號,加入等量不同純度的活性炭,記錄顏色消失的時間.
故填:活性炭的吸附性和活性炭的純度有關;取容積相同的集氣瓶,收集滿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并進行編號,加入等量不同純度的活性炭,記錄顏色消失的時間.
(4)人們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還可以凈化自來水.
故填:凈化自來水.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乳酸是一種氧化物 | |
B. | 一個乳酸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3個水分子構成 | |
C. | 葡萄糖和乳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相等 | |
D. | 葡萄糖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 B. | 溶液酸堿性的檢驗 | ||
C. |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 D. | 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冰水、鹽酸、火堿、碳酸鈉 | |
B. | 干冰、碳酸、熟石灰、燒堿 | |
C. | 氧化銅、硫酸、純堿、硫酸銅 | |
D. | 五氧化二磷、碳酸鈣、氫氧化鈉、氯化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時,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乙溶液 | |
B. | 將40℃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溶液質量不變 | |
C. | 40℃時,分別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 |
D. | 40℃時,分別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時降溫至20℃,甲、乙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熱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②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常用來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用于鑲嵌在玻璃刀頭上 |
B | ①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著 ②酒精溶液是混合物,說明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 ③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
C | ①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區分棉線和羊毛線 ②用觀察顏色的方法區別白酒和白醋 ③用無色酚酞溶液可鑒別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
D | ①霉變的大米洗凈燒熟后可以食用 ②補充維生素C防止壞血病 ③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產品防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