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中正確的是
A.有機物:甲烷、乙醇、乙酸
B.鹽類:燒堿、純堿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海縣晶都雙語學校2017屆九年級中考最后一練(考前沖刺)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NaCl、KNO3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0℃時,NaCl的溶解度為31.6 g
B. 將10℃時兩物質飽和溶液升溫至30℃,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都增大
C. 為了除去NaCl固體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熱將其完全溶解后,再通過降溫結晶、過濾來除之
D. 50℃時,將5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92.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安徽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稱的元素,該元素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符號為 uUO
B.原子序數為 118
C.原子的質數為 176
D.相對原子質量為 29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第二次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壞境的是
A. 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超市購物自帶布袋
C. 實驗后的廢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及廢棄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海縣晶都雙語學校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紅棗包裝中常使用一種袋裝防腐劑,品名為“504雙吸劑”,其標簽如下圖。同學們欲研究一包久置的“504雙吸劑”固體樣品,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久置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鐵與氯化鐵溶液在常溫下發生反應生成氯化亞鐵。
【提出猜想】久置固體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實驗探究】甲同學的方案如下表,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足量蒸餾水溶解,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 固體溶解時試管外壁發燙,試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變紅 | 固體中一定含有_____和Ca(OH)2 |
(2)另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 | 固體逐漸消失,有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 | 固體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
(3)將步驟(2)中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_________ | 固體中一定含有CaCO3 |
【實驗分析】
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結論”,理由是_________。
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結論”,理由是_________。
【繼續探究】為驗證固體中是否含有Fe2O3,乙組同學用____________先分離出鐵粉,向殘留固體中加入足量____________,若溶液呈棕黃色,證明固體中含有Fe2O3。該溶液呈棕黃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海縣晶都雙語學校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一定溫度下,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制成溶液.下列有關的量不隨水的質量改變而改變的是( )
A.溶液質量分數 B.溶液的pH
C.氫氧化鈉的溶解度 D.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南寧市2017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人類的生活、生產離不開水。
(1)自來水廠利用沉淀、過濾、__和消毒等方法凈化水。
(2)取某小區的直飲水,加入肥皂水并攪拌,發現直飲水中有大量泡沫,沒有浮渣,說明直飲水的硬度較__(填“大”或“小”)。
(3)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殺菌消毒的方法是__。
(4)某同學按圖C所示做電解水的實驗。實驗開始后發現兩極都有氣泡冒出,分別打開活塞,用燃著的木條靠近管口,可觀察到b管管口的現象是_________,這是利用了該氣體的_______性。電解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甘肅天水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6年天水民生熱詞“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工業酒精勾兌飲用白酒 B.用碳酸氫鈉作發酵粉
C.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烹調食物 D.用霉變油菜籽生產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