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KMnO
4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故答案為:E;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2)由用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固體堿石灰加熱制取甲烷氣體,可知反應條件是加熱,所以發生裝置選擇A,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為:AD或AF.
(3)氫氣還原氧化銅,必須先通入氫氣,等把空氣排凈后再加熱,同時反應過程中通入的氫氣也不能全部反應完全,故應該在敞口的試管中完成實驗,同時導管應該伸到氧化銅的附近,故應該選擇B裝置;實驗中試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未預熱或受熱不均勻或試管未向下傾斜.
故答案為:B;未預熱或受熱不均勻或試管未向下傾斜.
(4)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決定實驗裝置,C裝置適用于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不需要加熱的反應.
故答案為: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不需要加熱.
分析:(1)根據氧氣的密度考慮收集方法;根據用KMnO
4制氧氣的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寫出化學方程式.
(2)根據信息: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固體堿石灰加熱制取甲烷氣體.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不溶于水.選擇制取和收集裝置.
(3)根據實驗室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特點來選擇裝置.
(4)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實驗裝置.
點評:熟練掌握實驗室中常見的制取氣體或是收集氣體的常用裝置,并能根據反應的特點作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