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中A、B都由兩種相同放入元素組成,C、D均為氣體單質,人和動物吸入C后,體內的營養物質會發生緩慢氧化,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B ;
(2)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
(3)A、B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性質不同,原因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4cm光亮鎂條放入一定量的稀HC1中,產生大量氣泡后出現白色固體。小組同學為探究白色不溶物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資料)在MgCl2溶液中,常溫下發生反應:Mg + 2H2O = Mg(OH)2↓+ H2↑。
(猜想)
Ⅰ.生成的MgCl2過多而析出 Ⅱ.反應后有鎂粉剩余 Ⅲ.生成了Mg(OH)2沉淀
(實驗)相同3次實驗,過濾并用蒸餾水洗滌固體,直至最后一次洗滌所得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無___(填現象),分別得到干燥潔凈固體m g。
(1)對比實驗:將m g固體與m g____,分別加入5 mL蒸餾水中,充分振蕩,觀察固體有無明顯減少。
結論:假設Ⅰ不成立。
(2)取m g固體,加入稀鹽酸。若觀察到___現象。
結論:假設Ⅱ也不成立。
(3)取m g固體,全部溶于稀硝酸,將所得溶液分成兩等份。
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過量的NaOH溶液,生成了1.16gMg(OH)2沉淀;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過量的AgNO3溶液,生成了2.87 g沉淀。
結論:假設Ⅲ也不成立,若已知白色固體化學式為[ Mgx(OH)y z],則缺少的元素符號為___。
(結論)經計算分析x:z= ____,x:y= ____。
請寫出得到白色固體和H2的化學方程式(已知兩者計量數比為1∶2):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是自然之子,水則如同孕育生命的母親。2019年5月3日至6日,首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在揚州成功舉辦。
(1)圖1:“詩畫瘦西湖,人文古揚州”。清澈的瘦西湖水是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經檢測,湖水為輕度富營養化,是由_____(填元素符號)元素引起的。
(2)圖2:在水蒸發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水分子大小改變 b.水分子之間間隔不變 c.氫、氧原子不變
地下水中的顆粒和細菌等雜質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請寫出一個原因_____。
(3)圖3:通電一段時間后,若A管中收集2L的氣體,則B管內收集的氣體體積約為_____L。電解時,加入少量NaOH能增強導電性,是因為其溶于水能產生自由移動的_____和_____(填離子符號)。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圖4:水源中含有較多的雜質。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填“軟水”或“硬水”),區分硬水和軟水常用_____(填物質名稱)。圖中氯氣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已知A、B、C、D四種物質之間存在以下轉化關系,其中C是單質,D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試回答:
(1)寫出A、C化學式:A:______,C:______.
(2)淺綠色溶液B中溶質的化學式______.寫出A→C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寫出C→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探究很奇妙!在一次實驗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銅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的溶液中,發現立即有大量的氣泡產生。硫酸銅溶液中含有三種粒子(H2O、SO4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銅溶液中的哪種粒子能使雙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請你和小明一起通過下圖所示的三個實驗完成這次探究活動,并回答有關問題。
(1)你認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種粒子?_____理由是_____。
(2)要證明另外兩種粒子能否加快雙氧水分解的速率,還需要進行實驗②和③:在實驗②中加入稀硫酸后,無明顯變化,證明_____不起催化作用;在實驗③中加入_____后,會觀察到大量的氣泡,證明起催化作用_____。
(3)檢驗實驗產生的氣體的方法是_____。
(4)小明如果要確定硫酸銅是催化劑,還須通過實驗確認它在化學反應前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請你用化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燃料和食品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1)下面是人類大規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順序: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氣.
①上述燃料中屬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這些化石燃料屬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②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現代社會對能量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化學反應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新能源,如______.(舉一例)
(3)節假日或雙休日,去郊游野炊實為一大快事.
①對野炊有經驗的人會告訴你,餐具最好是導熱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準備帶的餐具是用:______制的;(填字母)
A 金屬 B 陶瓷 C 塑料
②在“灶”上懸掛野炊鍋時,應調節野炊鍋到合適的高度.你覺得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在引燃細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滿枯枝,結果反而燃燒不旺,并產生很多濃煙,說明物質充分燃燒需要的條件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能供給呼吸的氣體單質。它們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甲所示。“—”表示相互間能反應,“→”表示能轉化。部分反應條件、反應物、生成物已略去。圖乙表示的是A、C的相關信息。
請回答下列問題。
(1)E的化學式為_____。
(2)C的用途之一為_____。
(3)①②③三個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都可能為_____。
(4)A→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生活中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 真金不怕火煉--金的熔點高
B. 正常雨水--雨水能溶解空氣中的
,生成
C. 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分子之間有間隔
D.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有較大差異--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實驗室中用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始終不變渾濁,于是該同學對不變渾濁的原因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CO2既不與AgNO3溶液反應,也不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
【提出猜想】①澄清石灰水已經變質。
②制得的氣體中除CO2外還含有其他成分。
【實驗探究】
活動一:為了驗證猜想①,該同學做了一個對照實驗:把稀硫酸滴入盛有碳酸鉀溶液的試管中,并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則稀硫酸與碳酸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活動二:將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得的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中,觀察到有 產生,說明制得的氣體中含有HCl氣體。
【實驗反思】制得的氣體中混有HCl的原因是 ;澄清石灰水始終不變渾濁又是因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拓展應用】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氣,下列裝置可以滿足要求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