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關物質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表示物質之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X是一種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B.反應②是一定有鹽參加反應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增大
D.圖中的所有反應均不屬于置換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氫銨、氯化鈉、無水硫酸銅、
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該粉末置于燒杯中,未嗅到任何氣味;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攪拌,靜置后,觀察到上層溶液呈無色,燒杯底部有藍白色固體;過濾。
②向上述濾液中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溶液變渾濁。
③將上述濾渣投入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燒杯中,充分攪拌,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燒杯底部有白色固體剩余。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鈉和碳酸鈣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沒有氫氧化鈉和碳酸氫銨,可能有氯化鈉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鋇、氫氧化鈉、無水硫酸銅和碳酸鈣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氫氧化鈉和無水硫酸銅,且二者的質量比一定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包括“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級別”、“首要污染物”等。下列物質中,不屬于空氣質量監(jiān)測的物質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顆粒物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固體酒精.液體酒精和酒精蒸汽都能燃燒,這些現象說明
A.分子始終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B.分子之間存在間隙
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探究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水的沸點與氣體壓強有關,氣體壓強小,沸點低;氣體壓強大,沸點高.
【實驗探究】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①:如圖所示,錐形瓶A盛滿CO2氣體,錐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騰的熱水,燒杯中加入同樣溫度的熱水(起保持錐形瓶B中水溫恒定的作用).
步驟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濃NaOH溶液.
步驟③:將注射器中20mL水注入錐形瓶A中,振蕩后觀察,錐形瓶B中的熱水沒有沸騰.
步驟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將盛20mL濃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連接到錐形瓶A上,注入該溶液并振蕩,觀察到明顯的現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前,依上圖連接好裝置(錐形瓶A、B和燒杯均未盛裝物質),將一支空注射器連接到錐形瓶A上,并將其活塞緩慢向上拉,幾秒鐘后松手,觀察活塞是否復位,這個操作的目的是 .
(2)錐形瓶A中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步驟④錐形瓶B中產生的明顯現象是 ;產生明顯現象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是兩種常見的堿。李紅同學將兩種堿的溶液分別裝人試管A 、B 中,并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三組實驗。
(1)實驗l 中,兩支試管的溶液都變成 色。
(2)實驗2中,若B 盛裝的是NaOH 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的墓本類型是 反應。
(3)實驗3中,李紅同學向兩支試管吹氣,A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 中無現象,為了探究吹氣后B 中溶質的成分,李紅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質只有氫氧化鈉
猜想2 :溶質只有碳酸鈉
猜想3 :溶質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
實驗和結論:
實驗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B 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過濾后取上層清液,向其中加幾滴酚酞試液。 | 產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現紅色 | 猜想3成立 |
反思與評價:
老師評價李紅得出的結論不正確,是因為猜想 (填數字)也會產生相同的現象。如果要驗證“猜想3成立”,必須要換試劑,將 溶液換成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燒烤”時的一些現象:
(1)聞到食物的香味,說明分子 ;
(2)飄散的煙塵主要對 造成污染;
(3)熄滅紅熱的木炭可采用的一種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甲、乙兩位同學一起在實驗室進行的氫氧化鈉與鹽酸中和反應的實驗。
(說明:圖中A1、A2、A3、B1、B2、B3均為溶液編號)
根據上圖實驗,請你與甲、乙同學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環(huán)節(jié) | 甲同學的探究 | 乙同學的探究 |
提出問題 | A3溶液為什么不變紅? | B3溶液中溶質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計) |
作出猜想 | 實驗過程中,酚酞變質了。 |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
實驗驗證 |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試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變紅,說明甲同學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認為,在常溫下A2溶液測出的pH應 (填“>”、“=”或“<”)7。 |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鐵粉的試管中,觀察到有無色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溶液由無色變?yōu)?/span> 。據此,你認為乙同學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
交流反思 | (1)甲、乙同學的實驗中,反應均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是 。 (2)A3溶液未變紅,你認為原因是A2溶液中 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將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學經過實驗對比探究,一致認為做化學實驗時應注意藥品用量的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變化中,前者屬于化學變化,后者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工業(yè)制氧氣 B.鋼鐵生銹,紙的燃燒
C.汽油揮發(fā),食物腐爛 D.蠟燭燃燒,蠟燭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