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取CO2氣體時,始終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氣瓶沒蓋嚴 |
B.加熱堿式碳酸銅固體粉末時,試管破裂——加熱前沒有將試管外壁擦干 |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過長 |
D.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時,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少于1/5——紅磷過量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比空氣中更劇烈 |
B.MnO2比Fe2O3的催化效果更好 |
C.呼出氣體中CO2含量比吸入空氣高 |
D.呼出氣體中H2O含量比吸入空氣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裝置 | A(試管+粉末) | B | C |
反應前 | 42.0g | 75.0g | 140.0g |
反應后 | 37.0g | 79.5g | 140.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打開止水夾a、b,氣體從d管導入,儲存在下面的集氣瓶里 |
B.取用氣體時,通過控制止水夾a、b,可將氣體順利排出 |
C.氣體被儲存在下面的集氣瓶里,c導管也必須安裝止水夾 |
D.該裝置也可作為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 實驗目的 | 所加試劑 (或操作、圖示)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A | 檢驗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應 | 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無明顯現象 | 恰好完全 反應 |
B | 檢驗NaOH溶液 是否變質 | 加入足量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NaOH溶液 已變質 |
C | 檢驗某固體是否 含碳酸鹽 | 加入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固體中一定含碳酸鹽 |
D | 測定空氣中氧氣 的體積分數(反應前在瓶中放有少量水) | ![]() | 完全燃燒后,立即打開彈簧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研究空氣中氧氣含量 | B.研究分子運動 | C.研究燃燒的條件 | D.研究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