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市石灰石資源豐富,某課外小組同學為了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某地石灰石樣品10.0g于燒杯中,將100g稀鹽酸分5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如下.
次數 | 1 | 2 | 3 | 4 | 5 |
加入稀鹽酸質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體質量/g | 8.0 | 6.0 | 4.0 | 2.5 | X |
請計算:(1)X的值為__________.
(2)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
(3)所用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混合氣體,經測定只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現將 11.6g 該混合氣體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并 將生成物先后依次通過足量的濃硫酸和堿石灰(已知:堿石灰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 確保每一步都被充分吸收,測得濃硫酸增重 7.2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堿石灰增 22g B. 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質量為 8.4g
C. 混合氣體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15:2 D. 混合氣體中甲烷與一氧化碳分子數之比為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KNO3、NaCl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質
B. 常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NaCl結晶
C. 20℃的KNO3飽和溶液升溫至60℃,溶液的濃度變大
D. 40℃時將32g KNO3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約為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無機非金屬材料中,用于電子工業的高純碳酸鈣、高純氧化鈣生產流程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硝酸鈣與碳酸銨在溶液中反應,其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
(2)高純氧化鈣生產過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生產高純碳酸鈣時,選擇“220℃恒溫干燥”而不選擇“灼燒”的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的物質文明華夏民族在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方面有著輝煌的歷史.
①東晉《抱撲子》中記載:“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曾青”即硫酸銅溶液).
②戰國《周禮》中記載;“煤餅燒礪房成灰”(“礪房”即牡礪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灰”溶于水可制得漚浸樹皮脫膠的堿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記載:“點銅成銀”(即單質銅與砷熔合形成銀白色的物質).
請運用你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①~③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填編號)其中發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①中發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發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變化發生的微粒是(寫出微粒符號)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灰”溶于水的變化中,其能量的轉化形式是__________.
(4)③中的“銀”是否屬于合金?____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干燥、收集和性質實驗的部分儀器(組裝實驗裝置時,可重復選擇儀器).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氯酸鉀(KClO3)固體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能較快的分解為氯化鉀和氧氣.小剛同學欲在實驗室中用此方法制備并收集干燥的氧氣,所選儀器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填寫儀器序號字母).
(2)請寫出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強同學欲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然后利用氫氣測定某氧化鐵樣品中含Fe2O3的質量分數(假設雜質不發生反應),儀器的連接順序為:A→D1→C→D2→D3。(其中D1、D2、D3為三個濃硫酸洗氣瓶),試驗中,在其他操作正常的條件下,若裝置中不連接D1,則測算結果將_______(填“偏小”“偏大”“不受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微型化學實驗使用藥品的量很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很少,因此被譽為綠色環保的化學實驗。用如圖微型儀器完成制取并檢驗CO2的實驗只消耗了0.55 g 10%的鹽酸。求:(1)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克?(結果保留三位小數)(2)如果10%的鹽酸密度為1.1g/cm3,消耗鹽酸的體積是多少毫升?(3)通常完成這個實驗大約需10%的鹽酸5 mL,這是微型實驗用藥量的多少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方法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法 |
A | 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 |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瓶中 |
B | 鑒別 |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
C | 鑒別石灰水和 |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 |
D | 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 將Zn和Ag分別放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濰坊海水資源豐富,從海水得到的粗鹽往往含有可溶性雜質(MgCl2、CaCl2)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必須進行分離和提純后才能用于工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實驗室模擬工業粗鹽提純的流程如圖,請回答:
(1)操作X的名稱是_____,該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__。
(2)加適量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沉淀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圖為氯化鈉、碳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30℃時,將等質量的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10℃,晶體析出后所得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填“>”“<”或“=”)碳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②在20℃時,各取NaCl、Na2CO3固體30g,分別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達到飽和狀態的物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