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已知:A、B均是無色液體,E是最常見的金屬,F是黑色固體。(已知:氫氣和金屬氧化物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金屬單質和水)
(1)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②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④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2O2 化合反應 H2O H2+O2 Fe3O4+H2
Fe+H2O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是框圖型推斷題,在解此類題時,首先通過特征反應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A是無色液體與二氧化錳反應生成B、C,B是無色液體,則A是過氧化氫,B是水,C是氧氣,E是最常見的金屬則E是鐵,F是黑色固體,E與C反應生成F,則F是四氧化三鐵,B是水,B能生成C 和D, C是氧氣,則D為氫氣,氫氣與四氧化三鐵反應生成,鐵和水。所以:
(1)A的化學式為H2O2;
(2)反應③是鐵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其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
(3)反應②是電解水的反應。其符號表達式為H2O H2+O2;
(4)反應④是四氧三鐵與氧氣反應生成鐵和水,其符號表達式為Fe3O4+H2Fe+H2O。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宜昌民生熱詞:“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碳酸氫鈉作發酵粉
B.用霉變油菜籽生產食用油
C.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烹調食物
D.用工業酒精勾兌飲用白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構成的極為復雜的化合物,其中丙氨酸的化學式為C3H7O2N。
(1)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_;
(2)丙氨酸中C、O元素間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符號①2O ②N2 ③2O3 ④2CO ⑤2N3- ⑥SO42- ⑦3Fe3+ ⑧H2O ⑨,其中數字“2”表示的含義不同,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表示分子個數:①③ B. 表示離子個數:⑤⑦
C. 表示原子個數:②④⑧ D. 表示化合價:⑥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做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同學們觀察到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強光,產生的大量白煙彌漫到空氣中,最后在石棉網上得到一些白色固體。
(1)請寫出鎂條燃燒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學們通過稱量發現:在石棉網上收集到產物的質量小于鎂條的質量。有人認為這個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你認為出現這樣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該反應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最合理的實驗裝置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4)小紅按右下圖裝置改進實驗,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還發現產物中有少量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黃色固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Ⅰ)鎂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和氧化鎂;
(Ⅱ)鎂能與氮氣劇烈反應產生黃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
(Ⅲ)氮化鎂可與水反應產生氨氣,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做出猜想】
猜想一:固體是碳;
猜想二:固體是氧化鎂
猜想三:黃色固體是Mg3N2
【實驗探究】固體不可能是碳和氧化鎂,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
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水;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 ②________________ | 該固體是Mg3N2 | |
【反思與交流】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可是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物MgO卻遠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釋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紅磷燃燒過程中看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實驗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圖回答有關問題。(友情提示:以下所選裝置均填裝置序號)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②______;
(2)寫出以混合物為原料用裝置C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該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生裝置炸裂。你認為上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生裝置是_____;如果用下圖所示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應從_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自然界中“碳 - 氧循環”的示意圖,請回答:
(1)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容易導致的氣候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甲中,轉化1的產物X的化學式(化學符號)為_______________。
(4)圖乙中,轉化3主要指植物___________(填“光合”或“呼吸”)作用的過程。
(5)上述兩個轉化的反應物相同,但得到的產物卻完全不同,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