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劑。下列關于丁二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丁二酮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
C.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丁二酮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98%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用的方法正確的是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操作方法 | |
A | CO2(HCl) | 先通過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
B | NaCl溶液(Na2CO3) |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
C | CuSO4溶液(H2SO4) | 加過量氧化銅粉末充分反應后過濾 |
D | 鐵粉(鋅粉) | 加過量FeSO4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碳循環(如圖所示)。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對此非常感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如下裝置探究上述設想的反應原理是否可行。
(1)能證明裝置A“釋放CO2”的現象是 ;
(2)裝置B在實驗結束撤掉酒精噴燈時的作用是 ;
(3)上述反應結束后,小組同學對D中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以證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與假設】
D中的固體可能為:I.只有氧化鈣;Ⅱ.氧化鈣與碳酸鈣;Ⅲ.只有碳酸鈣
【進行實驗】
①甲同學從D中取一定量的固體于試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為碳酸鈣,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
②乙同學從D中取一定量的固體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觸摸試管外壁,感覺發熱;繼續向試管中加入幾滴稀鹽酸,沒有發現氣泡產生。乙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只有氧化鈣,即猜想I成立。丙同學認為乙的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
③丙同學認為利用感覺溫度變化的方法判斷是否有氧化鈣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試液和
稀鹽酸證明了猜想Ⅱ成立,請完成他的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猜想Ⅱ成立 |
(4)通過以上探究,小組同學認為科學家的設想在反應原理上是可行的。該設想的優點
有 (填字母序號)。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陽能 C.釋放出的CO2可作為資源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根據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將圖7方框內①-⑤項內容補充完整:
(2)硝酸鉀與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8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t1℃時,兩物質中溶解度較大的是 。
②t2℃時,兩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質量較大的是 的溶液。
③t2℃時,將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鉀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鉀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往該燒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攪拌后,氯化鉀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④欲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應滿足的溫度范圍是 。
(3)某同學進行圖9所示實驗,證明酸堿發生反應的現象為:試管中溶液由 色變為無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后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2,該溶液中的溶質有 (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1℃時,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為1∶5
C.t2℃時,甲、乙的兩種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D.將等質量甲、乙的兩種溶液分別由t3℃降溫至t2℃,析出甲的質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質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X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的常見單質的化學式可表示為X2
B.X的常見單質具有可燃性
C.酒精在X的常見單質中燃燒生成CX2和H2X
D.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X的常見單質反應產生共機體活動和維持恒定體溫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氧氣或二氧化碳時經常用到的儀器,請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編號儀器名稱:① ;⑧ 。
(2)當制取較多量CO2時,制取裝置的儀器組合是 (選填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
I、制取氨氣的裝置與實驗室用 (選填“高錳酸鉀”或“雙氧水”)制氧氣的裝置相同,還缺少的儀器名稱是 ,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II、若用右圖裝置收集氨氣,進氣口應為 端(選填“m”或“n”),檢驗氨氣集滿的方法是 。
(4)加熱是最常見的反應條件,用酒精燈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稍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