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空氣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21%
B.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易燃燒
C. 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D. 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
C 【解析】A、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錯誤;B、氧氣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錯誤;C、稀有氣體通電后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作多種電光源,正確; D、二氧化碳沒有毒,錯誤。故選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巴彥淖爾市2018屆九年級4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生石灰(CaO)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劑,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劑的成分產生了興趣,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
這包干燥劑久置后是否變質?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成分 | CaO | CaO、Ca(OH)2 | Ca(OH)2 | Ca(OH)2 、CaCO3 | CaCO3 |
【實驗探究】
⑴取部分干燥劑于試管中,加水后無放熱現象,說明這包干燥劑中不含______________。
⑵繼續向試管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有氣泡出現,說明這包干燥劑中含有______________。
⑶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包干燥劑中是否含有其他成分,小組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劑于燒杯中,加水并攪拌,靜置后取上層清液于3支試管中,并進行如下實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通過以上實驗探究得出,猜想______________成立。
【實驗結論】
小組同學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劑變質的原因是與______________有關,認識到實驗室保存生石灰氧化鈣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 CaCO3 CO2 + Ca(OH)2 == CaCO3↓ + H2O 2FeCl3 + 3Ca(OH)2 == 2Fe(OH)3↓+3CaCl2 四 水和二氧化碳 密封保存 【解析】實驗探究:(1)加水沒有發熱現象,根據氧化鈣(生石灰)溶于水放熱的特性可以判斷一定沒有生石灰存在;(2)由于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加入足量的酸有氣泡產生說明該干燥劑中一定含有CaCO3;(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實驗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段考化學試卷(人教版) 題型:單選題
人體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會影響健康,貧血通常需要補充的元素是
A. 鈣 B. 鐵 C. 氟 D. 碘
B 【解析】鈣是常量元素,缺乏時易患骨質疏松;鐵是微量元素,缺乏時,易患缺鐵性貧血;氟是微量元素,缺乏時易患齲齒病;碘是微量元素,缺乏時易患甲狀腺腫大。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業水平考試信息卷(中考模擬)九年級化學1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化學知識的歸納正確的是( )
A. 用 NaOH 固體干燥 CO2 氣體
B. 有發光、放熱的變化一定是燃燒
C. 氮肥與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氣
D. 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D 【解析】A、氫氧化鈉顯堿性,不能用來干燥酸性氣體,錯誤;B、有發光、放熱的變化不一定是燃燒,如燈泡發光、放熱,錯誤;C、銨態氮肥與堿性物質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氨氣,不含銨根離子的氮肥不能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氨氣,如尿素等,錯誤;D、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業水平考試信息卷(中考模擬)九年級化學1 題型:單選題
下表是幾種作物適宜生長的 pH 范圍:
某地土壤呈堿性,則該地適宜種植的作物是( )
A. 馬鈴薯 B. 蓮 C. 水稻 D. 茶樹
B 【解析】A、馬鈴薯適宜生長的pH范圍4.8?5.5,而現在土壤的pH>7,不適宜種植馬鈴薯;B、蓮適宜生長的pH范圍8.0?9.0,可以在pH>7的土壤中生長,因此此土壤適宜種植蓮; C、水稻適宜生長的pH范圍6.0?7.0,而現在土壤的pH>7,不適宜種植水稻;D、茶樹適宜生長的pH范圍5.0?5.5,而現在土壤的pH>7,不適宜種植茶樹。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二 題型:流程題
海水曬鹽得到的食鹽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鈣和氯化鎂。以下是除去食鹽樣品中沙土、氯化鈣和氯化鎂的實驗流程:
根據流程圖回答:
(1)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
(2)寫出NaOH與雜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用到的最多的玻璃儀器是_____。
過濾 2NaOH+MgCl2═Mg(OH)2↓+2NaCl 玻璃棒 【解析】(1)通過過濾可使難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2)該實驗中,利用NaOH除去氯化鎂,使氯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而濾出,2NaOH+MgCl2═Mg(OH)2↓+2NaCl (3)該過程中的實驗操作有溶解、過濾、蒸發,三個實驗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二 題型:單選題
“鋨”是鉑族金屬成員之一,屬重鉑族金屬,是目前已知的密度最大的金屬。如圖是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鋨原子的質子數為76 B. 鋨屬于金屬元素
C. 鋨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2 D. 鋨原子核內中子數為115
D 【解析】A. 原子序數在數值上等于原子內的質子數,鋨原子的質子數為76,正確; B. 鋨屬于金屬元素,正確;C. 鋨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2 ,正確;D. 鋨原子核內中子數為190-76=114,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新課結束中考熱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10.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50g稀鹽酸中,得混合液的溫度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時的混合液pH>7
B. .將b點時的混合液加入CuSO4溶液中產生藍色沉淀
C. 加入40gNaOH溶液時混合液中至少有兩種溶質
D. 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為3.65%
B 【解析】A、加入40 g NaOH溶液時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a點時的混合液中有剩余的稀鹽酸,混合液pH<7,錯誤;B、根據關系圖可知,b點時的混合液中有過量的氫氧化鈉,能與CuSO4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銅的藍色沉淀,正確;C、加入40 g NaOH溶液時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只有氯化鈉一種溶質,錯誤;D、設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為x, HCl+NaOH=NaC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銅盂鎮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階段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 聞氣體氣味 B. 移走蒸發皿 C. 傾倒液體 D. 稀釋濃硫酸
C 【解析】A、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圖示操作錯誤;B、正在加熱的蒸發皿溫度較高,為防止燙傷手,不能直接用手拿熱的蒸發皿,應用坩堝鉗夾取,圖所示操作錯誤;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圖示操作正確; D、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