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 第二章 身邊的化學物質 單元測試 題型:簡答題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隨著環境意識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越來越關心。下表列舉了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及來源。
污染源 | 污染物 |
建筑材料 |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纖維等 |
家具 |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
辦公用品 | O3、電磁輻射等 |
烹飪 | CO、NO2、SO3、PM10等 |
室內微生物 | 結核桿菌、霉菌等 |
從上表看出室內污染物種類繁多,其中室內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對公眾健康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之一。室內空氣中的甲醛主要來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膠黏劑等。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內空氣中的濃度越高。甲醛的釋放期非常長,人們打開人造板家具柜門時,聞到的刺激性氣味主要是甲醛的氣味。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況下,開窗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最有效的方法。運用功能性裝飾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凈化空氣。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類生物沉積而成。電子顯微鏡顯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無數微小的孔穴,功能與活性炭相似。正是這種多孔的結構,使硅藻泥成為具有凈化空氣功能的內墻裝飾材料。
“光觸媒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光觸媒”是一種納米級材料,具有強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圖一就是“光觸媒”技術應用于分解甲醛、氨氣、甲苯等有害物質的原理圖。
空氣凈化器是凈化室內空氣的重要設備。圖二是某品牌空氣凈化器的凈化效果圖,其中a、b、c是甲醛隨開機時間濃度變化的三條曲線。
為滿足人們對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使生活由舒適型向健康型方向發展,人們正在不斷優化新的技術。
依據短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甲醛(CH2O)屬于________(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______。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甲醛易揮發
b.硅藻泥通過吸附污染物凈化了空氣
c.吸收、轉化、降低室內污染物的濃度都可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4)“光觸媒技術”可將污染物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依據圖一寫出該反應的條件:________。
(5)依據圖二提出一條使用空氣凈化器的建議: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 2017-2018 學年度九年級第二學期第一次學業質量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上澆油”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A.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
B. 增大氧氣的濃度,可以使燃燒更旺
C. 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D. 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滅火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來到 “新型材料”展臺,小宇對記憶合金特別感興趣。常見的雙向記憶合金是鈦鎳合金,是由鈦和鎳組成的,它屬于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可表示為:水 + 二氧化碳淀粉 + 氧氣,由此推斷淀粉的組成中
A. 一定含有碳、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氧元素、氫元素
C. 一定含有氫、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中,與其含義不相符的是
A. O2—2個氧原子 B. Ca2+—鈣離子 C. P2O5—五氧化二磷 D. 2H2O—2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研究小組對 H2O2 分解的各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進行定量對比探究。小組人員選用海藻酸鈉(海藻酸鈉是一種天然高分子物質,在本實驗中性質穩定,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作為催化劑支架,制備負載等量催化劑的海藻酸鈉微球,利用數字化手持技術展開探究。
(實驗過程)
取負載各種等量催化劑的海藻酸鈉微球各 30 粒分別放入 a、b、c、d 四個錐形瓶中,每個錐形瓶上連接壓力傳感器和注射器(如圖 1 所示)。
a是負載10%豬肝研磨液的曲線,b是負載 MnO2 的曲線, c 是負載 CuO 的曲線, d 是負載 Fe2O3 的曲線,用注射器分別向每個錐形瓶中注入 20mL 濃度為 5%H2O2 溶液,溶液全部注入后立即采集 200s 內壓強數據,最后用軟件繪制實驗圖形如圖 2 所示(豬肝研磨液富含過氧化氫酶,酶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實驗分析)
(1)寫出 b 瓶中化學方程式______。上述四種催化劑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質是__________。
(2)a、b 瓶在 60 秒左右時壓強突然恢復到常壓,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
(3)前 50 秒內,b、c、d 瓶中反應速率越來越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實驗中發現 a 瓶中催化劑的性能隨反應進行越來越弱,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塞緊膠塞 B.
吹滅酒精燈
C. 過濾 D.
貯存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重慶市江津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七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研究鐵絲的粗細對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影響,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
A. 在同一瓶氧氣中,先后進行不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B. 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C. 在兩瓶相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粗、細鐵絲的燃燒實驗
D. 在兩瓶不同濃度的氧氣中,分別同時進行相同鐵絲的燃燒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